首页 理论教育 表演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现状与对策

表演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位沪剧界领军人物茅善玉,华雯,陈甦萍相逢在沪剧研讨会上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沪剧剧团数量曾达三十多个。表演人才的缺失匮乏造成阵容不整,行当不全,已严重影响了沪剧艺术的生存发展,成为各沪剧艺术团体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表演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现状与对策

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剧种,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成为上海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它以戏曲形式展示上海城市风貌和城市特点,保持上海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记忆。正因为如此,沪剧历来被认为是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然而新世纪降临前后,在戏曲艺术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下,作为海派文化的重镇,沪剧剧种也正在遭遇全方位很大的困难。

三位沪剧界领军人物茅善玉,华雯,陈甦萍相逢在沪剧研讨会上

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以往人们把陈瑜、马莉莉、茅善玉、陈甦萍和华雯这几位优秀女演员称为沪剧舞台的“五朵金花”。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都已青春不再。当时陈瑜、马莉莉60岁左右,达到或超过了退休年龄,已渐渐淡出舞台。茅善玉、华雯和陈甦萍也都在50岁以上,有的临近55岁,虽然还在唱主角,但毕竟过了艺术的巅峰阶段,在舞台上活跃的时间不会太长。让人焦虑的是,与她们相比,当时沪剧青年演员的艺术素养功底和创造角色的能力相对较弱,即使被当作尖子的一些青年演员也缺乏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难以在观众中产生较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他们中间,确实还看不到能够及时接班、有希望成为沪剧新一代领军人物的身影。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吉燕萍、朱俭饰金兆丽、林小超

沪剧表演人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尖子不尖的艺术功力上,沪剧演出队伍日益萎缩、剧团数量和从业人数急剧减少的现象也相当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沪剧剧团数量曾达三十多个。经过民主改革,部分沪剧团支援长江三角洲毗邻地区,先后成立了苏州、无锡常州、太仓和吴县等地的沪剧团。十年动乱几乎一网打尽,仅保留了一个上海市级剧团。改革开放初期申城和苏南各区县纷纷恢复重建,沪剧专业演出团体一下子又达到十多个。随着演出市场越来越不景气,逐渐撤销解散或名存实亡。到20世纪90年代末,除沪剧院外,只有宝山、长宁两个区级公办的沪剧团保存了下来,还在坚持较正常的创作演出活动。(www.xing528.com)

《胡锦初借妻》中朱检饰胡锦初

沪剧院的情况也大不如前。20世纪80年代初,演员近百,分成三个团。一团马莉莉、陆敬业、汪华忠和韩玉敏,二团陈瑜、诸惠琴、沈惠中、沈仁伟、张杏生和徐伯涛,三团茅善玉、孙徐春、徐俊、倪幸佳和吕贤丽,真是人才济济,行当齐全,各有各的演员阵容、艺术风格,实力都很强。这些年来随着到年龄的演员一批批退休,戏校沪剧班来的毕业生本来就不多,又由于种种原因陆续转业改行,整个沪剧院只有演员28人,其中1人去戏校教学,紧接着还有2人退休,全院将只剩下25个演员,连组成一个团,维持正常演出也有困难。排稍大一点的戏,经常拉舞美队和行政人员当临时演员凑数。区沪剧团的情况更为困难,长宁沪剧团在编演员仅9人,年龄大多离退休不远。宝山沪剧团演员更少,只有6人。每次演出,都要忙着到处借人。表演人才的缺失匮乏造成阵容不整,行当不全,已严重影响了沪剧艺术的生存发展,成为各沪剧艺术团体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剧种自身的因素,也有沪剧教学、人才培养机制上的问题,同时与社会大环境大气候也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