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是,相对于国家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说,农林高校在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诸多问题要深入研究。这对于长久以来国家对于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是,相对于国家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说,农林高校在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诸多问题要深入研究。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断创新适合办学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更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农林高校的招生与就业状况

国家一方面对于农林业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林经济,倡导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国家对农林高校办学投入不足,致使部分高校在规模扩张中举债办学,资金压力十分沉重,这种情形以省属地方农林高校尤为突出。同时,对于农林高校的招生,过去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农林院校在录取的过程中,一般都要降分录取,这在社会上形成农林院校只有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错误认识,而农林院校的专业奖学金相对较低,对于农林传统专业学生减免学费没有完善的体系,严重影响了农林院校的生源。而在就业方面,农林高校毕业生因为戴着“农”帽面临更多困难。诸多问题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农林高校的学生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生源占多数

尽管近几年招生规模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但农科类专业的生源数量却成反比例变化。农林院校录取过程中一般都要录取一定数量调剂志愿的学生,在自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中,报考农林院校的大部分是农村的学生。近三分之二的生源来自农村,城市生源仅占三分之一。由于农村在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生源比城市生源的基础素质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农林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状况,也为高校学生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难度。

二、就业政策上政府桥梁作用不明显

发达国家农林科技人才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三十到四十,而我国则是万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一方面人们对农林类毕业生的理解还存在着误区,加剧了农林类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国家农林系统编制有限,人员趋于饱和,这也给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由于经费、编制的限制,农林院校的毕业生要分配到农林基层单位很困难。而农林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给与的帮助远远不够。这种现象的发生表明我国的政策执行力不够,没有出台相应优惠条件来吸引大学生投入到农林科技发展中,归根结底是缺乏对于农林科技人才培养方式的正确指导。一方面因为农林是艰苦行业,不但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差,福利条件差,生活待遇低,而且农林类研究项目周期长,出成果不易。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农林科技人才的安置缺乏一个有效的措施,没有在农林科技人才的缺乏和农林的经济发展方面做好桥梁的工作。这对于长久以来国家对于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三)农林科技宣传欠缺,市场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未能形成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缺乏新形势下应该市场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辅佐与支持。由于产业化的农业服务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相对较低。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形成了不良的影响。而国家对于农林科技力量的宣传力度不够,无法使农民相信科技的力量,而对于农民的科技素质缺乏培养,使他们对生产中的科技投入认识不够,风险意识和可抗风险能力很差。种种原因使农林科技人才无法在适当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干。

(四)社会大众对于农林院校存在着“农”的误区

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进程,全国普通高校自1999年扩大了招生规模。尽管近几年招生规模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但农林类专业的生源数量却成反比例变化。由于对“农”的曲解,一部分考生及家长很少主动选择报考农林院校,即便是选择了农林院校,但也不会选择农林类专业。主要原因在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农林科技发展情况不甚了解,认为农林行业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对于孩子的前途有着不好的影响,导致对农林院校认识的偏差,这使许多处于犹豫状态或“十字路口”考生最终“望而却步”,不进“农林”门。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考生认为从事农林学科,沾个“农”字就低人一等,这也造成了农林院校部分毕业生存在着交际心理压力。在这种曲解的影响下,农林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www.xing528.com)

二、创新农林高校人才培养

(一)政府应给与农林高校更多的财政支持

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上大力支持农林院校的建设,强化硬件设施,实验环境、实验仪器、学生住宿条件等,拨款建设高端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等。一方面,也应适度提高农林院校学生的专业奖学金,进一步完善农林专业减免学费的政策,通过经济调节手段吸引广大考生,另一方面在招生上允许农林院校单独招生、对口招生,在农村或者农林企业中招收实践生实行定向培养,拓宽生源口径,丰富培养方式,而且在研博政策上特殊优惠农林院校,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质量高的生源。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学生上农林高校学农林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相关的农林研究所深造或就业。这样就可以把招生和就业一体化。同时,在文化意识政策方面:应通过各种媒体措施加强宣传,突出农林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强调农林科技的重要性,转变家长和学生的传统观念,使对农林专业的热爱成为主导文化。上农林院校,学农林专业,干与农林有关的行业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事情。

(二)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履行工业反哺农业,优化就业政策

现行的农林业经营制度不适合农林科技人才的能力发挥,国家政策有必要对于农林业生产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之变成强势产业,可以大面积的吸收科技人才。这样可以使农林业经济化、产业化,更能体现我国的农林业实力。而具有规模消息的大型农林业企业对农林科技人才的吸收程度是无可估量的。农林企业可以成为农林科技人才的就业聚集地,也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实践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人才,也优化了就业环境。为了尽可能让现代农林业、生态农林业发展驰上快车道,社会理所应当履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举措。

从制度上、产业上,对农林业进行反哺。制度反哺可以建立城乡统一体制,尽快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利地位;产业反哺鼓励发展农林产业和非农林业产业,以此吸收剩余劳动力,并较好的促进了农林科技人才的基层发展。就业政策上面国家有必要颁布相关的法令,要求农林大学生也不应“特殊”化,不应过分强调要政府优先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农林院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有义务为农林基层服务,要下到基层为生产第一线服务,从中得到最实用的知识与经验。此外,大部分农林类毕业生都选择了在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地区就业,愿意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毕业生还比较少,在政策之上给予适当倾斜,如农林类大学生、贫困生实行到农村、到西部就业奖励制度,减免贷款利息,在一定程度上可鼓励农林大学生得就业趋势。

(三)培养模式多元化,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模式上可以借鉴日本的产官学一体化模式,改变学校搞教学、培养人才;农业科研院所搞研究;政府部门搞推广的三驾马车的局面。首先,学校要按照农村、农林企业的要求,为他们培养专门人才或开展培训工作,向农村和农林企业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其次,学校可以从农村和农林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弥补高校实践教学的不足。再次,农林企业也应为高校学生提供现场教学与实习的基地,学校要制定学生到农村和农林企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制度。最后,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政策鼓励学校与农村和农林企业的合作,增加对农林院校的科研资金投入。

此外,我国各类农林院校发展很不平衡,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和进程必须因地、因校而异,应鼓励高校重点突出自身特色,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就业市场的态势,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四)优化农林院校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农林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优化专业结构,传统涉农涉林专业要做强,突出农林高校的专业特色,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当前,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过于理想化的择业观念,很少有人愿意深入基层、服务农村、支援西部。农林院校有必要对其毕业生进行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尤其对于女学生,应该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各个击破,从中引导学生开拓就业视野,扩大择业范围,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基层,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