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与价值分析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与价值分析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新课程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学生实际,构建了三个维度、五个领域的多元课程目标体系,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大类,再将两类目标各细分为五个子目标,使之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变化,体现的正是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提出由过去的“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转移。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与价值分析

(一)改革现状

随着科教兴国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臻成熟,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所有这些,都对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体育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课程设置日趋合理,内容呈多样性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不少高校由原来单一的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增加了三、四年级和研究生体育的选修课,课程类型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如基础课、专项课、训练课、康复保健课、理论课等。有许多高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俱乐部授课,如中国矿业大学体育俱乐部授课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实施俱乐部制上课模式。另外,课程内容也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即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原则确定体育课程内容。各学校课程内容呈现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局面。新项目不断增加,如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形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健美、跆拳道、摔跤、攀岩、定向越野、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理论等,新增项目占课程内容的5%。

2.课程目标向显形化、多元化发展

体育教学目标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对学生而言,体育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达成学习标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认识,通常例行公事,流于形式。而新课程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学生实际,构建了三个维度、五个领域的多元课程目标体系,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大类,再将两类目标各细分为五个子目标,使之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使课程目标由原来隐性化、单一化向显性化、多元化转变。

3.课程评价理性化、科学化

学习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评价不单是对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而这种新的评价方式,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评价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突出全面性,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评价,也将教师的业务素养纳入其中。课程建设评价体现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使课程评价更加理性、客观、公正。

4.课程结构呈开放式特点(www.xing528.com)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各高校课程结构呈现开放式的特点,打破了闭关自守、僵化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内、校内,而是将课程触角伸向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之中,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

5.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重视

素质教育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平等,注重学生的全体性和发展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的客体变成了主动汲取的主体,“三自主”使学生能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在积极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由过去的教练型变成了导师型,其主导作用得到了加强。“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协调,教与学相得益彰,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二)价值分析

尽管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正在走向多样化,不少学校的体育课程已经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发展,教师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得以发挥,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高校课程设置与实施仍主要以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相对忽视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体育运动的精神。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与实施,就必须在分析高校体育课程价值的基础上,采取符合高校体育课程精神的对策。

按照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专业学科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运动技能学习和身体锻炼、素质达标。从专业学科技能训练出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就要给予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方法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合理的组合,这是由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的。体育课程教学、动作技术及其保健知识,作为文化实体构成了本学科内容的实体部分。运动在生活中的意义等在作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作为人类对其价值的认同以各种形式传递给学生。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需要相对应,体现出结构的层次性,因而需要体育教师在丰富的运动文化中甄别、遴选、合理组合,按照体育教学目标去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体育课程内容结构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技术技能结构、能力结构和体育方法结构。

但是,如果从体育运动的价值角度去考察就会发现,作为人类自身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的目的和精神在于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兴趣,自觉自愿地进行身体锻炼,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精神。那么,体育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从个体发展出发,在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运动及组织的各类比赛中,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体育精神的追求,从而营造一种有力量、活泼、健美、协作和充满尊重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到每个学生个体,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就要根据个体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差异性等特点,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需要,实现从“为了社会”到“为了人”的体育课程观轴心转换。应该说体育是一种个体生命体验和直观的感性活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乐趣、挑战、激情、超越,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失败与成功、成长与衰败等生命感受。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关键是要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展示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所创造出的身体美,从而实现人从外在身体满足到内在心理满足的教育目的。

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变化,体现的正是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提出由过去的“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转移。这里的健康是指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提出“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转移。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个体的体育;提出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