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此,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价值所在。(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的素质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不断总结、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不断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教学观受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非常大。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科学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诸多的便利,但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受制于众多的科技产品,并且这一趋势日益凸显。因此,现代人本主义便站在了反对科学的立场而出现,旨将人们从这种非人性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恢复人在世界中的本体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失败,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对人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带来了种种困惑,教育的价值也越来越工具化,人们也逐渐丧失了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兴趣,这些都决定了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会再度盛行。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

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自我、形成完美的人性,并达到人所不能及的最高境界。人的自我实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格的整体性;其二,是人格的创造性。人格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人学习的整体性,学生的自我和环境情感和智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人格的创造性则是指人的性格、个性以及个人整体的充分发展等方面。创造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对这种潜能进行挖掘,要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个不惧怕变革,并且能够勇于追求新事物的人,在变革中感受变化的乐趣的新人。因此,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价值所在。

2.尊重学生自由发展的课程安排

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应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人应尽可能少地干涉,这样才能培养起良好的独立性,建立自信心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课程,为了在任何时候都适应所有的学生,必须要提高多种多样、幅度不同的课程方案,使其适应不同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引导其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进行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生活经验相互结合,还要使情境因素和认知因素有效结合。

3.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现代人本主义主张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切身学习获得经验,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自信心,并促进独特个性的形成。因此,学校应做的是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教师对学生报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由此可知,在弘扬人的个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新人本主义、古典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对人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本主义与古典人本主义和新人本主义所针对的对象并不同。古典人本主义和新人本主义主要针对封建教育,而现代人本主义则主要针对“科学主义”。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的权威,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另外,现代人本主义还注重发挥体育教学中的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进步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科学人本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已经成为两个相互抗衡的主流。

(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的素质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不断总结、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不断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对人性化教育、人本化教育与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方面的改革,通过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教育改革深受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突出反映在教学观、价值观以及课程观等方面。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在教育价值观上,人的价值重新回归为教育的本体价值

过去的教育在其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方面较为侧重,随着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认识,逐渐认识到这种教育是对其本质属性的违背。体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如果教育缺少了对人的社会性的培养,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本质特征,同时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也就成为空谈。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要重视加强对人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有可能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社会价值。

2.在课程观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实践表明,判断一种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开展时,关键是要看其能否将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固有的经验之间建立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应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近些年来,我国的课程结构不断地得到调整,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了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同时也越来越关注隐蔽课程。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相应的课程内容缩减、难度降低的同时,教学与社会生活现实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更加紧密。

3.在教学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www.xing528.com)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中心,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学习。而在现代教育观念下,整个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教学观受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非常大。

(三)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1.对学校体育价值的重新定位

现代体育教学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这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是相适应的。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为人们思考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提供了便利。我们知道,学校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体育科学化的基础上,常常采用生物学的观点来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做出判断,并且过多地关注学校体育“增强体质”的功能。另外,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用主义对学校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学校体育并没有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所欠缺。

实际上,学校体育的首要本质功能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社会需要使得学校体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服务成为必然,但这些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体育教育改革是要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的人文价值,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价值体系。

2.对学校体育目标的重新建构

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三基”和德育是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多元化的学校体育价值体系,给学校体育目标多样性、多层次的建构提出了必然要求。

实际上,我国国内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技术教育和体制教育并不能完全作为学校体育实践的重心,应该把重心从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向追求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转移。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在学校体育改革中更加注重学校体育目标的人文倾向。

3.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新调整

近年来,我国修订了中小学体育和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并使得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教育性在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得到加强,并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弘扬民族文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我国体育课程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之中,但是其并不能完全满足素质教师的需求。因此,现阶段,应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创新性:课程内容还要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适用性: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侧重于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4)普及性:课程内容中对于一些不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技术要领、规则、器材和设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并使其更有利于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普遍开展,更具有健身价值。

4.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新认识

人本主义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树立了众多新的教学观念,如成功体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等,这些教育思想的共同特点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等。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并且逐步发展和完善,最终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情境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快乐式教学以及创造式教学等。但对于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如何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机械性学习变为有意义学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等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话题。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正在等待一个尊重个性、回归人性的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不再承受痛苦和沉重的负担。而是为了展现自我、弘扬个性、满足自身享受快乐的需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处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之中,教育思想也呈现出这一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