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考与推导结论:事实与数据并不等同于结论

思考与推导结论:事实与数据并不等同于结论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说这类话是结论,倒不如说是大家把这类话当成了结论。也就是说,“思考”就是指“一边加工自己大脑中或大脑外的数据,一边推导出结论”。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地得出结论,然后把结论表达出来。为了得出结论,我认为“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很好的办法。我说过,“思考”是得出结论的行为。为了避免这个“无限循环”,要养成机械的“思考=得出结论”的习惯。结论要指出希望对方移动的方向。

思考与推导结论:事实与数据并不等同于结论

作为一种商务礼仪,人们经常会说要“先下结论”。

本书所谓的“一分钟表达”也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结论呢?

实际上,大家大概已经知道什么是“先下结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销售额增长了。”

“今年的展览会增加了电动汽车的展出。”

我们都会这样表述吧?与其说这类话是结论,倒不如说是大家把这类话当成了结论。

但是,即使说了这些,你也只是罗列了事实,最终你的表述仍会变成“没有塔尖的金字塔”。本书第32页中A的表述就是如此,如果能像B那样先说出结论,再加上“分析过了,A是这种情况,B是那种情况,A在○、×和△方面都很优秀”就行了。

关于“结论”,我想,很多人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问题,在我的记忆中,大前研一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所谓思考,就是把知识和信息加工后得出结论。”

知识和信息都是数据。所谓“知识”,就是指“已经储存在你大脑中的数据”,而“信息”则是“你大脑之外的数据”。

也就是说,“思考”就是指“一边加工自己大脑中或大脑外的数据,一边推导出结论”。

这样写出来看,感觉似乎很难,但实际上我们都在很自然地做着这件事。

比如,工作到很困的时候,作为“信息”,我们会意识到“啊,我现在很困了”,但是还不能睡;作为“知识”,我们知道“摄取咖啡因能消除睡意”。然后,我们把这个“信息”和“知识”放在脑海中组合起来,就决定“好,喝杯咖啡吧”,之后,我们就采取行动了。

再举个例子:天阴的时候,作为“信息”,我们知道天阴了;作为“知识”,我们知道阴天之后一般会下雨。

然后,我们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就变成了“总觉得要下雨”。最后,我们做决定并付诸行动——“那么,带着伞出门吧!”这就是结论。

如果你只想到“天阴了啊……”“好像要下雨啊……”就结束了,这就是“不思考”。然后,外出后被雨淋了,你就到便利店买伞。因为我早上“不思考”的情况很多,所以经常要在外面买伞。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表达方式上。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地得出结论,然后把结论表达出来。(www.xing528.com)

请先弄清楚这些问题:你想表达的结论是什么?你希望听众承认什么?

如果试着去思考的话,有人可能会觉得,正是因为有想表达的事情才表达的,并没有结论,因而觉得我提出的问题很奇怪。

然而,实际上,那种理所当然的事并不存在。你可能最开始没有想清楚“结论是什么”或“想让对方移动到什么目标处”,从而一开口就陷入了混乱。又或者,你从制作资料开始准备,最后那堆资料却变成了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的废纸

而且,即使你一开始就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但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想说的事情,把这些都加上的话,你的故事就很可能变成一个不太有条理的故事。在努力达到完美的过程中,原本的结论就越来越难看出来了。

此外,因为性格特征,日本人有时会觉得“如果明确表达自己的结论,会让反对这一结论的人受到伤害”,或是因为不想被人吐槽报告中有不太自信的部分,所以会稍微含糊其词一番……这样的话,你就会渐渐忘记自己想表达的结论到底是什么,是该赞成还是该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表达的结论到底是什么,而这就是所谓的“思考”。

为了得出结论,我认为“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很好的办法。首先,你要把金字塔下面的“根据”排列好,试着问自己:“所以呢?”然后,针对自己所做出的“回答”,试着质问一下:“这是最终答案吗?”“是真的吗?”

我说过,“思考”是得出结论的行为。人的头脑并没有多么聪明,只是随便动动脑筋的话,是不会得出结论的。

这就是“烦恼的状态”。工作的时候,你也会出现“这个好令人烦恼”或“稍微有点儿烦恼”的状态吧?

只是,“烦恼”和“思考”的状态明显是不一样的。“烦恼”是想法在脑海中不断地旋转,最后陷入无限循环的状态。

“烦恼”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这个“无限循环”,要养成机械的“思考=得出结论”的习惯。为此,你要向自己提问,而黄金问题是“所以呢?”“最终答案呢?”“这是真的吗?”。

另外,在有方案需要通过的情况下,“是这样的方案”和“这样卖得好”,这两者谁是结论,你不想思考一下吗?

当然,“这样卖得好”是结论。

更进一步说,即“这样卖得好,所以这样做”是结论。结论要指出希望对方移动的方向。

“这样的方案”这样的表述并没有指出方向。对于商品是好还是不好,客户喜欢还是不喜欢,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听众并不知道。

“这样卖得好(所以做吧)”则是有方向的。在卖得好和卖得不好的选项中,你选择了“卖得好”。

做报告是为了让对方有所“移动”。所以,要指出应该去往哪一个方向,指出要移动的“方向”就是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