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将自己提升为个人品牌的CEO

如何将自己提升为个人品牌的CEO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智化的《星星点灯》里有这样一段歌词:“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等候。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星星点灯”,就是理想,就是理想的光芒。教育是良心活儿,是良知事业,教师应该有良知,应该坚守和捍卫自己的职业良知,应该做无愧于良知的教育。

如何将自己提升为个人品牌的CEO

教师行走于这条职业的路上,怎样调动自己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释放更大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怎样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教育人生,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做一些坚守与捍卫。

第一,职业信念。信念不朽,信念无敌,信念至上。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引领一个人前行的巨大动能。

圣经》上说:“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

正如一个人不能没有信念一样,教师更不能没有职业信念。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职业信念的教师,他能在教育路上走多远,他凭什么去影响他的教育对象。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一个教师有了对教育职业坚定的信念,他就有了前行的勇气;就有了坚守的信心;就有了坚持的力量;就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就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就有了云淡风轻,闲庭散步的豪迈与从容。

一个教师有了对教育职业坚定的信念,他就不会计较得失,怨天尤人;就不会见异思迁,徘徊不定;就不会得过且过,懈怠职业。

一个教师有了对教育职业坚定的信念,哪怕条件再差,待遇再低,工作再苦,哪怕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泥泞坎坷,坑坑洼洼,哪怕教育的乱象再多,教育的生态再不好,遭遇的误解和不理解接二连三,此起彼伏,他们都会勇敢面对,无怨无悔,主动适应,寻求改变。

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有了对教育职业坚定的信念,他就有了教育的理性,他不会任性,也不会盲从,更不会随波逐流,他会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冷静,他会辨识教育的方向,把握教育的取向,他会在这泥沙俱下的教育洪流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更会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担当,呵护心灵中的那份美好,守住教育的那份纯粹。

第二,职业理想。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心中的愿景,就是对未来的憧憬,就是人生的梦想。郑智化的《星星点灯》里有这样一段歌词:“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等候。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星星点灯”,就是理想,就是理想的光芒。

教育是富有理想的事业,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作为教育的从事者、演绎者、诠释者的教师更不能没有职业理想。

教师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有了对事业的潜心与虔诚,就有了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就有了对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向往与追求。

教师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会在心中燃烧起教育理想的熊熊火焰,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迸发出昂扬的教育激情,就会在平常的教育细节中生发出奇妙的教育智慧,就会在日常的教育生活里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教育精彩,更会让平淡的教育人生变得充实、快乐而有意义。

教师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不会因循守旧,拿着一张旧船票去重复昨天的故事,就不会满足现实,安于现状,抱着铁饭碗睡大觉,更不会在面对教育的诸多尴尬和无奈时,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困扰不前,甚至自甘堕落,自我绝望,走向平庸。

第三,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要有精神,也就是要有精、气、神。

鲁迅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教师是学生的精神模板,为此我们特别需要振作精神,抖擞精神,昂扬精神,特别需要重视自身精神状态的榜样力量,在教育对象面前,随时都要有一种精精神神的形象和表达。

因为作为教师有没有精神,既关乎自己的工作投入,也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态度,更决定着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精神状态。

如果教师有一种振作亢奋的精神,会使人感觉到他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一种力量,一种感染,一种热烈的氛围,会感觉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种朝气,都充满着一种活力。

相反,如果教师缺乏一种精神,你会感受到他的暮气沉沉,而且这种暮气会像传染病一样,迅即传染给他身边的孩子,甚至会让这个教师所在的班级、所在的教室都像患上重病一样,空气凝固,缺乏生机。

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精神。教育专业性很强,教师需要具备一种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体现在: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需要有基本的教育学常识,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有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价值观。(www.xing528.com)

业精于勤,教师这种专业精神的获得,必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发现,勤于总结,勤于提炼,勤于表达。

还有一个方面指的是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其实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都要成为教育家,而是我们必须要有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品质、教育家的智慧,还要有教育家的理想、教育家的行动和教育家的追求。

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热爱教育,要研究教育,要熟悉教育,要成为教育的学习者、思想者,要致力于改变教育。

第四,职业品质。创新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未来已来,我们如何面对未来,如何走向未来,如何胜任未来的教育,如何教出能够适应未来的学生,不二的选择那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从线下被赶到线上,很多教师一下子就蒙了,就不适应了,不少教师没有做出一些探索和改变,仍然照搬线下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给线上教育带来了很多诟病和吐槽点。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更加注重智能的教育,一定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教育,一定是突破围墙的开放教育,如果我们的教师依然是人云亦云、故步自封、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则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事实上,教师有了创新的品质,不仅能从现在预测未来,从静止中看到发展,从变化中寻求变革,从正常中感知异常,从善变中见微知著,从创新中积淀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让我们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可以说是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永葆职业青春的一个法宝。

第五,职业良知。农活误了仅是一季的事,孩子误了则是一生、一辈子的事,也是孩子家庭一代人、几代人的事。

教育是良心活儿,是良知事业,教师应该有良知,应该坚守和捍卫自己的职业良知,应该做无愧于良知的教育。

做无愧于良知的教育,首先不能懈怠自己的职业,不能荒废孩子的学业,不能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

要知道,在教师手中所攥着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他们每一个都如此不同,他们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我们的指引、塑造以及培育,也只有我们对他们付出爱,对职业倾注热爱,才能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想想这些,难道我们能够忍心对职业掉以轻心,应付了事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涵养情怀、忠于职守吗?

做无愧于良知的教育,其次必须做真教育,必须做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必须做着眼于孩子未来、对孩子一生负责、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

这就意味着,面对教育和孩子,我们只能从容,不能步履匆匆,只能慢,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学会等待,不能拔苗助长,只能尊重个性,不能整齐划一,只能多一把尺子,不能唯分数是从。

这也昭示着,只有适合的教育,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每一个生命的有枝可依,没有生命的无缘无故和无枝可寻。

第六,职业幸福。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绝对不是最好的职业,然而它是一种使自己、使他人、使人类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我们所面对的职业也绝对是排不到职业排行榜最前面的职业,然而对于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客观而真实认知的教师来说,他会发自内心地把教师这个职业排在职业排行榜的前面。

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可以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可以单纯地、不受任何干扰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体现自己人生意义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燃烧教育激情,放飞职业理想,成就职业梦想;我们可以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分秒里,涵养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我们可以在远去岁月的时光中,收获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我们可以在为物质生活的清贫而懊恼的同时,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在身心付出的时候,享受因教育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我们可以在伴随每一个奋斗和跋涉的足迹的瞬间,收获成功的喜悦、进取的快乐、创造的幸福。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职业是最高尚的,也是最幸福的,这是我们敬业、精业、乐业永远的力量源泉。

能够从这六个方面去获取动力之源,相信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CEO!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