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作业方式: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作业方式: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学生利用自家的计算机,连接校园网,在家里的计算机上做作业,这种跨越时空的作业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再现或重构教学环节,把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等学习材料,选择灵活新颖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实现知识学习的深层建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作业方式: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一)丰富作业类型

首先,在布置作业的内容上,实现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的融合。如“布置解决问题型”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结果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或多媒体的录音功能,说出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其次,在布置作业的性质上,实现书面性作业与操作性作业的融合。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理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基础,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如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功能,把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挖掘出来;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将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既画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又画出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与方法。

再次,在作业完成的时间上,实现短期作业与长期主题作业相融合。通常情况下,把布置给学生回家在晚上或课余短时间内完成的作业,称为“短期作业”;把以某个中心问题为研究主题、完成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称为“长期主题作业”,这种作业的特点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他们需要花一番工夫才能完成,如综合应用“关注人口老龄化”的教学,是一项向学生传递统计思想方法教学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此活动要求在某个群体中(一个村或一个社区)对60岁和65岁的人口比例分别展开调查,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因此,以“长期主题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去研究和探索,更加适合。

最后,在完成作业的空间上,实现生活型作业与调研型作业的融合。让学生利用自家的计算机,连接校园网,在家里的计算机上做作业,这种跨越时空的作业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如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通过调查所收集到的作业资料,加深对数学、对生活、对社会乃至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规划出不同的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建议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www.xing528.com)

以上融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实践,多种感官交替作用,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又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手段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开发微课性作业

微课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根据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状况和效果,将家庭作业做成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此外,以微课学习的形式,助推翻转课堂。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再现或重构教学环节,把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等学习材料,选择灵活新颖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实现知识学习的深层建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