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制造发展技术路线图:探索航天航空领域

智能制造发展技术路线图:探索航天航空领域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航天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根据航天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制订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图7-2商用飞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3)商用发动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2020年,完成智慧工厂规划方案详细设计,实现数字化与虚拟化验证机研制过程。2030年,实现商用发动机批产制造,持续开展智慧工厂建设,初步实现智慧型企业建设。

智能制造发展技术路线图:探索航天航空领域

航天航空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总体目标是积极不断采用新兴适用的信息技术,与航天航空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国际领先的涵盖航天装备研制、生产、管理业务环节的完备的航天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体系,支撑我国航天航空制造业知识化、全球化、生态友好型发展,步入创新驱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模式。

1)航天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

根据航天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制订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

2020年,实现航天装备产品研制数字化、生产制造自动化、经营管理精益化。航天制造企业完成了工业基础设施联网,建成企业数据中心和统一数字化业务平台,打通全三维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工艺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检测、虚拟装配和智能管理与分析的整条生产价值链,实现航天产品的全数字化制造模式,建设成为以满足国防建设和国内经济需要为目标的协作体制的数字型企业。

2025年,实现航天装备产品研制知识化和集成化、生产制造物联化、经营决策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带动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实现所有业务(核心业务)数字化与集成化,航天装备产品自主化程度大幅提高,航天制造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建设成为具备自主创新型、市场导向型的联盟体制,支撑一体化运营和管控,并支撑企业战略选择与执行得以实现,从而获取最大新利润的数字型企业。

2030年,实现航天装备产品研制、生产制造、经营决策智慧化、服务化和社会化。通过最大限度创新应用新兴适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化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协同制造和全球化市场服务,实现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跨域业务协作,健全客户至上服务体系,支撑航天企业大重组,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主导地位、掌握航天先进技术、落实全方位发展战略的知识型国际超级企业。

以数字化研制、数字化制造与数字化管理为代表的航天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为核心,规划至2030年航天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新体系,发展路线如图7-1所示。

图7-1 航天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2)商用飞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2020年,属于复杂产品研制时期,目标是建立飞机自动化装备,数字化生产线,在PLM产品设计研发平台上开展工艺仿真、设备数据采集与监控、自动化测量与检测、RFID物料管理。开展智能化工厂示范工程、网络协同一体化示范工程。

2025年,实现效率提升商用飞机批产,研制应用智能化装备,实现智能在线检测,开展智能化车间示范应用,开展智能物流系统试点,针对智能设备故障实现预警,建立大数据、云计算系统平台。(www.xing528.com)

2030年,满足多型号飞机定制生产,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建立全球领先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工艺设计、制造过程智能化,实现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跨域业务协作,健全客户至上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主导地位、掌握航空先进技术、落实全方位发展战略的知识型国际超级企业。

以智能制造功能模块及数字化协同为航空智能化核心,以智能化示范工程为应用,规划至2030年航空智能化制造新体系,发展路线如图7-2所示。

图7-2 商用飞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3)商用发动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2020年,完成智慧工厂规划方案详细设计,实现数字化与虚拟化验证机研制过程。开展型号研制,扩大智能制造范围,通过物联化制造、生产效率仿真优化、物料智能配送等,完成数字化工厂建设。

2025年,开展试航取证,实现异地协同设计、绿色设计,初步建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平台,实现增材制造零部件在型号上应用,实现大数据、云制造在商用发动机生命周期运用。

2030年,实现商用发动机批产制造,持续开展智慧工厂建设,初步实现智慧型企业建设。商用发动机知识管理、大数据应用,显著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实现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跨域业务协作,健全客户至上服务体系。

以智能制造功能模块及数字化协同为商发智能化核心,以智能化示范工程为应用,规划至2030年商发智能化制造新体系,发展路线如图7-3所示。

图7-3 商用发动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