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突破低阶,迈向高阶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突破低阶,迈向高阶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整的学习活动必然由“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共同组成,离开“低阶学习”的“高阶学习”如空中楼阁。“低阶学习依赖”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兴趣培养十分不利,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教师必须有意识并且有策略地发展与培养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所谓“高阶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高阶情感运作能力、高阶思维运作能力、高阶知识建构能力。

如何突破低阶,迈向高阶的方法与策略

为什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如此低效,却还能够在现实中大行其道呢?我认为,其一是因为大多数教学参与者(学生、教师、家长)的学习观仍旧没有转变,还在传统的习惯中打转;其二是大多数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支持。

“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如何有效学习”这三个基本问题,对于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做一件事,如果方向错了,付出的努力越多,距离目标就越远。学习不等同于记忆,记忆也不等同于机械重复,如果传统的学习观念得不到纠正,那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必然难上加难。因此,要把数量庞大的中小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转变所有教学参与者的学习观,便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如何转变?前提是要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知,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要“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这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956年,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中,按认知发展水平将学习活动划分为六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界一般会将前三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视为“低阶学习”,而将后三个层次(分析、综合、评价)视为“高阶学习”。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领会和应用层次也经常会发生复杂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所以我们应参考但不要照搬上述划分方法。我们划分“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的依据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智属性:有高阶思维和高阶情感参与的学习活动属于高阶学习,反之则属于低阶学习。这里的“低阶”是指学习活动的基础、表层阶段,主要靠大脑的感知记忆功能来完成;这里的“高阶”是指学习活动的深化、发展阶段,需要运用大脑的高阶思维能力(概括、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及高阶情感能力(共情、悦纳、自省等)才能完成。完整的学习活动必然由“低阶学习”与“高阶学习”共同组成,离开“低阶学习”的“高阶学习”如空中楼阁。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过度依赖“低阶学习”,“高阶学习”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www.xing528.com)

当下,在基础教育阶段,“低阶学习依赖”问题长期存在:学生主要靠“记忆”来积累知识,通过“题海”来积累“答题经验”;表层化学习占据主导地位,高阶思维或高阶情感参与较少。“低阶学习依赖”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兴趣培养十分不利,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教师必须有意识并且有策略地发展与培养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所谓“高阶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高阶情感运作能力、高阶思维运作能力、高阶知识建构能力。其中,高阶情感运作能力主要包括悦纳、自省等自我觉察、自我管理的能力;高阶思维运作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意识、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批判式思维运用、创造性思维运用等;高阶知识建构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学科问题解决策略的生成能力。

高阶学习能力形成较难,但迁移性好,可超越情境依赖,一旦形成便能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低阶学习能力形成较易,但迁移性差,较难超越情境依赖,基本是通一个算一个,而且只靠低阶学习能力根本无法胜任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因此,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有计划并且有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要比让学生“记住知识”和“积累题感”重要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