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竖笛的基本技巧与合奏练习: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的团队合作

竖笛的基本技巧与合奏练习: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的团队合作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与无音高打击乐器合奏没问题后,才能进入与有音高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因为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所以乐器通常以乐队形式演奏,竖笛作为主奏乐器,除了基本技巧外,还应该尽可能多的练习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演奏。

竖笛的基本技巧与合奏练习: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的团队合作

Ⅰ.欣赏竖笛吹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欣赏由竖笛吹奏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感受竖笛的艺术表现魅力,了解与竖笛相关的背景知识。

准备:师生围坐一圈。

指导:

1.教师吹奏竖笛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引导学生欣赏。

2.学生欣赏后讨论:竖笛外形特征如何?音色有什么特点?演奏有什么技巧?

提示:竖笛外形细长、六孔或八孔、塑料、木制及合成材料都有;音色清亮透彻、优美圆润;吹奏技巧简单易学,演奏儿童歌曲尤为活泼热烈,所以深受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欢迎。

3.再次欣赏教师的吹奏,鼓励学生边听边即兴地伴以轻柔的声势动作(如拍手、拍腿、捻指等)或打击乐伴奏(如沙锤、碰铃、三角铁等),从身体到心灵感受竖笛的艺术魅力。

4.教师简要介绍竖笛相关知识。

●渊源:竖笛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16~18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由于它音色柔和、优美圆润,且制作相对简单,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因此,它不但是欧洲一种重要的木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标准的独奏乐器。

●形制:16世纪时有许多形制。流传至今,现在最常见的是“定音为C的高音和中音竖笛”和“音高为F的低音竖笛”,其音域都是两个八度。八孔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小学大都也开设了竖笛课,一般为六孔竖笛,因此,我们学习的也是六孔竖笛。

小结:通过欣赏竖笛吹奏,感受竖笛的音色、演奏的形式,初步了解这种乐器的历史和来源。

Ⅱ.竖笛吹奏练习《音阶训练》

目标:了解竖笛的三种基本吹奏法,学习并掌握音阶中各音的位置及奏法。

准备:学生人手一根竖笛,演奏法图片。

指导:

1.教师讲解示范吹奏法的动作要领。

(1)演奏时,可以是站姿或坐姿,但身体都要保持正直,与乐器保持45到60度俯角为宜,眼睛平视,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

(2)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

(3)按孔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大拇指和小指撑开,托住笛子。右手无名指按闭第一孔,中指按闭第二孔,食指按闭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闭第四孔,中指按闭第五孔,食指按闭第六孔。同时音孔必须按严,检查方法是看指肚中间是否有个圈印。

(4)吹奏时音色的优美与否关键在于口形的正确:吹奏时嘴唇两角如微笑状,不要鼓腮,气流的控制与口形的力度要配合适当。

2.学生人手一根竖笛,操练以上的动作,掌握其要领。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操练以下三种吹奏方法。

●“缓吹”吹奏法:吹奏时口形呈圆形,唇部肌肉放松,气流轻轻的平稳送出,使笛声获得音质优美、浑厚、深沉的效果。

●“连音”吹奏法:连接2个或2个以上的音时,如:,表示弧线内的音要一口气吹完。吹奏时连音线内第一个音发“吐”音,其它发“呼”音。吹奏时呼吸要稳定均匀,连音线内每一个音的音量、强度、音色都要保持一致,音与音连接的地方要听不到杂音,达到圆润、连贯的效果。

●“急吹”吹奏法:吹奏时“口风”急而有力,口腔呈扁狭形,唇部肌肉收缩,口形力度适当加强,使笛声获得清脆明亮的效果。

3.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学习各音阶的吹奏方法。C大调音阶吹奏,重点记忆每个音的按孔位置及熟悉把位的变换。(见图4-26)[10]

图4-26 竖笛吹奏法

小结:

(1)竖笛吹奏的关键一在音准二在音色,音准通常由按孔时气孔的严密决定,音色则由口形、气息、按孔等综合条件决定,练习时要求边吹奏边倾听分辨音准音色,以达到预期效果。(www.xing528.com)

(2)刚入门时建议不必一次学习全部音符,可分两次进行学习(如右手把位do-re-mi-fa、左手把位fa-solla-si两组),但每学一组音符就必须对其进行级进、跳进、重复的练习。

Ⅲ.竖笛演奏练习《曲一》《曲二》《曲三》

目标:进一步熟悉竖笛的音阶位置及奏法,体验使用竖笛演奏乐曲的快乐,感受其艺术表现之魅力。

准备:人手一只竖笛,乐曲图片。

指导:

1.教师边逐曲吹奏竖笛边示意学生轻声跟唱,引导学生熟悉乐曲旋律,并感受竖笛艺术表现魅力。

2.教师引领学生逐曲分析,逐曲掌握其吹奏要领。

《曲一》为拍的单声部曲,主要训练C大调音阶的上下行,练习流畅地演奏;《曲二》为单声部、拍的民族羽调式歌曲,调式与《曲一》不同,但实际吹奏的旋律音位置是一样的,比如《曲一》里的la与《曲二》里的la是用一样的按孔和方法吹奏的;《曲三》是三声部的、拍的C大调练习曲,重点练习竖笛与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合奏,这是训练合奏的基础。只有与无音高打击乐器合奏没问题后,才能进入与有音高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

3.师生共同回顾各音符的吹奏方法:左手按在什么位置?右手按在什么位置?口型要怎样做?

4.《曲一》《曲二》的单声部吹奏练习:

(1)教师逐曲带领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吹奏练习,直至熟练。

(2)师生一起连贯地吹奏《曲一》与《曲二》,反复至连贯、完整。

(3)学生继续连贯、完整地吹奏,教师可以为学生吹奏和弦伴奏,以丰富音乐层次。

《曲 一》

《曲 二》

5.《曲三》的三声部合奏练习:

(1)难点音练习:全体学生先集中练习低音sol(5)的吹法。

(2)分声部练习旋律:第一声部为竖笛,第二声部为小铃或其他散响类乐器,第三声部为三角铁或其他金属类乐器。要求第二、三声部边奏边轻唱旋律或念读节奏。

(3)练习两声部合奏:如竖笛与小铃,竖笛与三角铁,小铃与三角铁。

(4)练习三声部合奏:在教师或学生代表的指挥下完整、连贯地练习,反复时更换声部。

《曲 三》

(5)请学生思考:每个声部还可添加什么乐器?请试着演奏出来。

提示:如将尤克里里和音条乐器加入旋律或节奏声部都是可以的。

(6)请学生按自己的设计进行演奏。

提示:如歌曲反复演奏三遍,第一遍主旋律由竖笛演奏,第二声部为木制打击乐器,第三声部为三角铁;第二遍主旋律由尤克里里演奏,第二声部为刮胡,第三声部为金属类打击乐器;第三遍主旋律由音条乐器演奏,第二声部为竖笛,第三声部为尤克里里。

小结:竖笛在奥尔夫乐器中代表的是管乐器,通常用来演奏主旋律,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常见的主旋律乐器。因为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所以乐器通常以乐队形式演奏,竖笛作为主奏乐器,除了基本技巧外,还应该尽可能多的练习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演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