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中山一贯维护祖国统一

孙中山一贯维护祖国统一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贯主张维护祖国统一,反对领土分裂。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代表台湾同胞参加了就职典礼,并被选为参议院议员。他们坚决要求停止这些纷争,将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中山先生当年主张统一,重要内容是从日本手里回归宝岛台湾;当年主张国共合作,又是打倒军阀,统一祖国所必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根本方针,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孙中山一贯维护祖国统一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贯主张维护祖国统一,反对领土分裂。1901年12月20日,他写了一篇题为《支那保全分割合论》的文章,回顾历史指出,中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详尽论述了中国领土“无可分割之理”。他严正指出,如果有人勾结列强,迎合列强,妄图分割神圣国土、分裂中华民族,则“无异毁破人之家室,离散人之母子,不独有伤天和,实大拂乎支那(中国)人之性”,其结果必遭中国人“以死抗之”。中山先生这些赤诚爱国、体察民情、反对分裂的精辟见解和谆谆教诲,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海峡两岸的有识之士。

中山先生不仅这样理论,而且也是这样实践的。自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之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在台湾发生的反抗日帝、要求实现中国领土统一的许多的重要斗争,往往是直接或间接与孙中山分不开的。1895年,他和杨衢云、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随即派员分赴各地发展组织。1897年,陈少白在台北吸收成员,建立兴中会台湾分会。可见,台湾是孙中山传播革命种子较早的地区之一。1912年,同盟会会员罗福星还受孙中山派遣,在台北大旅社与刘士明等组织革命机关,以“华民联络会馆”的名义从事革命活动。中山先生本人也多次莅临台湾。1900—1901年,孙中山为加速惠州起义计划,自神户乘“台南丸”往台湾,同行者有内田良平、平冈浩太郎、山田良政、平山周、尾崎行昌等。惠州之役爆发后,先生在台湾指挥一切。自此,“革命党之志节与能力逐渐为国人所重”,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惠州之役失败,孙先生乃离台北去日本。1913年8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偕胡汉民日本人村田省藏,自福州马尾乘日轮“抚顺丸”至台,给台湾革命志士以很大鼓舞。

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孙中山与台湾人民也血肉相连。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欢欣鼓舞,笑逐颜开。有位台湾同胞丘逢甲,彰化县人,近代著名诗人,曾追随孙先生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代表台湾同胞参加了就职典礼,并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孙先生在病危时也不忘台湾同胞,对在京侍病党人(戴季陶)言及要“废除日本和中国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使台湾“最低限度获得自由”。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台湾同胞莫不深切痛悼。那时台湾处于日据时代,虽有日本当局干涉,但台湾各界仍于3月24日在台北开会追悼先生。由台北有志社发起,在台湾文化协会开会。容纳3000人的会场挤了5000人。会从晚七时开至夜十时,无人中途退场。会上准备的悼词虽被日警禁读,但它反映了台湾同胞热爱祖国、向往自由、崇敬总理的心声。会场群情悲壮,至为感人。是日为孙总理开吊致祭之期,全国各地各界无不开会追悼。台籍旅京学生曾参加在京举行的公祭,并撰挽联曰:“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在在反映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爱戴领袖的情操。

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山先生真诚主张国共合作。早在1912年,他在广州就说过:“中国人民对连绵不断的纷争和内战早已厌倦,并深恶痛绝。”他们坚决要求停止这些纷争,将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1923年,孙中山发表《和平统一宣言》,认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与以自由发纾而不为强力所蔽障”。总之,统一才能振兴中国。1924年,他又说,“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真是和平统一了,全国人民便可以享共和的幸福”。他认为“共产主义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怎样争取党派合作,他提出三个原则:一是要谈;二是要有公心和开诚布公的态度;三是内部之事,各不干涉。而在1912年8月,孙中山在北京出席国民党成立大会时还提出过一条重要准则:“政党者虽意见之不同,行为之不同,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他呼吁“各党尤当互相磨砺,交换意见”。(www.xing528.com)

自然,世事是不断演变的。中山先生当年主张统一,重要内容是从日本手里回归宝岛台湾;当年主张国共合作,又是打倒军阀,统一祖国所必需。现在这两者更加联结在一起了。台湾回归,已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当务之急,国共合作的首要目标;而国共合作,又是台湾回归的先决条件和必由之路。这说明,中山先生的历史遗训和金玉之言,至今光彩依然,意义博大。台湾当局既自命为总理信徒,自应信守总理遗教,怎能坚持反共拒和立场,甚至幻想“和平转变大陆”?如是,只能拖延合作时机,而给台独势力恶性膨胀、分裂祖国以可乘之机。1991年6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海峡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问题发表谈话,根据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主张授权提出三项建议,其中所提直接三通与双向交流、互派代表接触商谈、欢迎台湾要人访问大陆各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倒是不忘孙先生遗志,用行动表示“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好朋友”。1991年10月,杨尚昆在首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一次恳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根本方针,是一项长期的方针。我们决不能坐视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径。希望台湾当局明大义,识大局,顺应潮流,做促进国家统一的历史功臣,不做分裂祖国的千古罪人。不然的话,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面对中山先生?

(原载《统一论坛》1993年第3期,作为“专论”,登于刊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