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仫佬族: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仫佬族: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抗击日本侵略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仫佬族人民与全国其他各民族人民一道,英勇顽强,以宣传舆论、统一战线、军事战斗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天河沦陷后抗击日伪军的首次胜利。

中国仫佬族: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第三节 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一、清代以前仫佬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古代仫佬族先辈民风强悍,骁勇善战,曾勇敢地反对倭寇的骚扰和法国殖民者的入侵,安邦固土,精神可嘉。仫佬族地区属于喀斯特山地,宋、元、明、清时期仫佬族地区被称为“蛮溪山峒”,仫佬族先民被称为“峒丁”“寨丁”和“土丁”。峒丁寓兵于农,平时务农,战时出阵,《宋史》载,“熙宁七年,知桂州刘彝言:旧制,宜、融、桂、邕、钦五郡土丁,成丁已上者皆籍之……元丰六年,广西经略使熊本言:宜州土丁七千余人,缓急可用。欲令所属编排,分作都分,除防盗外,缘边有警,听会合掩捕……元符二年,广西察访司言:桂、宜、融等用土丁缘边防拓,差及单丁,乞差两丁以上之家”。《文献通考》卷330记载:“洞丁往往劲捷能辛苦,穿皮履,上下山不顿。”“溪峒之民,无不习战,刀弩盾牌,用之颇精。”“以一当十,器甲坚利”,可见,仫佬族士兵战斗力很强。苏俊《土司用兵议》载:“庆远三土州,各有精兵近万。”岭南“俍兵素勇,为贼所畏,召之戍则戍,召之征则征。”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仫佬族“峒丁”曾参加由瓦氏夫人领导的俍兵,约6000人,浩浩荡荡奔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在陆泾坝、嘉兴等战斗中,仫佬族兵冲锋陷阵,斩获倭首数余级,焚烧毁灭海匪船舶数十只,令倭寇心惊胆战,狼狈逃窜。有碑刻记载,1873~1875年,罗城县小长安镇的刘子洪曾率兵在广西、云南和越南边境抗击法国侵略者,功赏“游府”之经历,在东岸屯旁的凉帽山上立有纪念功德墓碑,碑文共五块。1885年初,法军攻占越南军事重镇谅山,逼近镇南关,清廷震动,清朝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临危受命,招兵买马,镇守南疆。有许多罗城军民积极前去参战,其中李德山担任管带和大刀队队长,以大刀与敌短兵相接,避敌火器善远战之长,为镇南关大捷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二、抗击日本侵略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仫佬族人民与全国其他各民族人民一道,英勇顽强,以宣传舆论、统一战线、军事战斗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舆论宣传。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为配合抗战,罗城县国民中学的各族师生以昆仑关大捷为契机,在县城及邻近乡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罗城县国民中学不仅有组织地举行祝捷大会,许多师生还自发悼念抗日烈士。1940年暑假,在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穿草鞋,扛行李、道具,跋山涉水,先后到清端、四把、石门、龙岸、寺门、小长安等地的15个乡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期月余,行程300余公里。他们白天在街头搞宣传;晚上登台表演节目,演唱当时流行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我们在太行山上》《毕业歌》《救亡进行曲》等,也有自行编剧编目演唱的,活动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影响也较大。抗战期间,仫佬族文化界人士更是高歌军民同心与日寇作战,英勇杀敌,鼓舞将士。罗城县龙岸乡周钢鸣1935年在上海创作了《救亡进行曲》,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歌词内容:“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唤醒了中华亿万民众奋起抗日,前赴后继,载入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册。新中国成立后,《救亡进行曲》成为电影《青春之歌》的主题歌曲。现代仫佬族著名诗人龙谢兰先后撰有《战声》《送出征》《抗战诗五首》和《赠前方战士》等抗战诗歌,鼓舞了民族的士气,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抗日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武器。桂林保卫战之后,有一股日伪败军流窜到仫佬族地区,于1944年12月14日、16日,相继攻陷罗城、天河两县,形势危急。以司马文森领导的中共文化支部和罗培元领导的中共《柳州日报》社特别支部等地下党组织迁到罗城县,与路璠领导的中共特别支部联合,组成中共桂北临时工委,领导以龙岸为根据地的融县、罗城、柳城一带的抗日活动。当时广西仫佬族地区组建了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武装和当地各族民众参加的“抗日挺进队”“镇国武工队”和“抗日警卫队”,在仫佬族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有效地打击了入侵的日寇和维持会的汉奸。仫佬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正义斗争,还赢得了国内外和平力量的广泛支持。

军事斗争。仫佬族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斗争,有民间自发的游击战斗和一定规模的正规战争。1944年年底,入侵罗城、天河两县的日伪军,在当地建立指挥部,设据点和军妓馆,对周围的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遭到了仫佬族人民的顽强抵抗。仫佬族民间对日伪军展开的游击战斗形式多样,有的将粮食和财物藏到山洞里;有的趁敌不备,抢走牛马和枪弹,因不会用,拿走毁掉;有的趁为日伪军做饭做菜之机,下放毒药,毒死日军;还有的村屯民众趁少量日伪军外出奸淫掳掠时,以弹弓、砍刀、木棍、滚石、猎坑、火堆和土枪土炮等为武器,打死奸掳的日伪军寇,颇有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的性质。罗城、天河两县对日伪军展开的正规战,从1944年年底开始至1945年5月结束,主要战斗力量是广西的国民党正规军,仫佬族地区的“抗日挺进队”“镇国武工队”和“抗日警卫队”等地方抗日武装和当地的各族人民群众,多次采取主动进攻方式袭击日伪军,大小战斗10余次,战绩颇佳。

1944年冬,罗城县安宁乡抗日自卫队在白口洞村伏击开往安宁乡掳掠的日伪军100余人,击毙日伪军20多人。

1945年1月25日拂晓,罗城县六洞村抗日自卫队联合驻柳城县洛崖乡的国民党某部独立团100多人,袭击六洞日军据点,打死日伪军3人。

1945年1月,柳庆师管区补充团部分官兵和县长吴仁光领导的天河县自卫队,袭击在乔善乡高峰一带掳掠的日伪军,双方激战一昼夜,各有伤亡,后敌军以小钢炮和机枪等重武器掩护,丢下20余具死尸狼狈而逃。这是天河沦陷后抗击日伪军的首次胜利。

1945年1月下旬,拉糯乡抗日救国自卫队由乡长邱俊率领,在离天河县城4公里的拉冲、兴岭等地,伏击了一支十多人的日伪军小分队,最后将两个日军堵进山洞用烟熏死,缴获两支步枪。邱俊曾任国民党四十六军排长、连长、中校参谋,在天河县等地多次率部与日军作战,因杀敌有功,柳州专区奖励其“杀敌有功”锦屏一面。

1945年春,约300名日伪军走桥头、地瑶、插花、雨乐,欲攻寺门,在唐家村遭遇罗城县自卫队阻击,遂退至雨乐,从冷洞坳进攻黄金。驻地自卫队及柳州师管区保安团一个独立排,占据有利地形阻击,并有镇国武工队、抗日警卫队和隶属于柳州专署的杨标部队等增援,桥头乡自卫队攻敌后路,日伪军背腹受敌,激战半天,敌人死伤60余人,突围溃逃。

1945年春,抗日自卫队围攻在金洞拆民房、筑工事、建据点的日军一个班,打死日伪军两人。(www.xing528.com)

1945年春,抗日自卫队伏击,进攻自求村桥墩一带的日伪军,毙伤敌军多人。

1945年3月,天河县自卫队打死长期作恶、投日为寇的北陵乡维持会会长韦学周,击毙其子韦卫中。拉糯乡维持会会长罗天枢残害百姓,充当日寇爪牙,被自卫队伏击中弹,后随日军外逃。

1945年4月,拉糯乡抗日自卫队阻击到兴洞劫掠的驻天河日伪军10多人,毙敌3人。

1945年4月,怀群乡自卫队在大坳伏击由天河县城出发进攻怀群的一支日伪军,毙敌一人。日伪军冲过怀群进入爱峒乡山中,又遭到吴仁光指挥的天河县自卫队拦截,死8人,退回县城。

1945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大福村仫佬族抗日自卫队数百人,持枪百余支,在十五峒伏击企图抢掠勒俄屯的12个日寇、汉奸,打死日伪军一人。他们还在大福村的北峒口、小村岔口、山猪塘前等地,多次伏击日伪军。

1945年4月中旬,罗城县抗日自卫队伏击由宜山开往罗城至十二湾的日军50人,毙敌20人,缴获机枪一挺及一批物资。

1945年5月中旬,天河县自卫队和柳州师管区直属联队围攻由天河至古金、水车坝、拉江村沿路劫掠的日伪军一个班。日伪军涉水向思杰村方向突围,遭伏击乃退拉江,黄昏再次从村前水坝突围,又遭伏击,死伤惨重,天黑后越水坝逃回天河县。

1945年5月20日,下里乡抗日自卫队在梅洞坳石桥边伏击由天河向宜山方向撤退的10余名日伪军,毙敌3名,伤4名。

1945年5月21日,罗城县小长安乡抗日自卫队在水滩袭击由罗城深夜向小长安方向撤退的日伪军,毙敌一名。至牛鼻河口复遭国民党一八八师和自卫队的袭击,敌伤亡颇多。

在有组织抗战和各族群众自发抗敌的有效打击下,入侵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于1945年5月败撤罗城、天河仫佬族地区。

仫佬族军民在国内其他省区战场的对日作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有仫佬族军民参加的桂系军队,跟随李宗仁白崇禧两将军转战南北,先后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上海、浙江、江西和广西等地,与日军主力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潘鼎新、韦一平是仫佬族人民的优秀代表。七七事变后,潘鼎新在第五战区李宗仁部步兵总监任中校兵站站长,后奉调回桂林任省绥靖公署交际课上校课长,次年晋升少将军衔,是仫佬族军衔最高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韦一平任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兼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并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后,任中共苏中区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第一地委书记兼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政委,他率领根据地军民多次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扭转了一分区的困难局面,对抗日贡献较大。同时仫佬族人民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史料记载,1937~1945年,有罗城、天河籍273名将士在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中阵亡,其中绝大多数是一等兵、二等兵和上等兵,阵亡军人中级别最高的是排长,有五人,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卫国英雄诗篇。

三、当代反对霸权主义斗争

当代仫佬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反抗霸权主义,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和正义的发展道路。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罗城、天河两县共有1400多名各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有407人参加志愿军和解放军,战争期间有25名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或失踪,有一名战士牺牲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其中仫佬族青年吴正平为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两县各族群众共捐献8.5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其中各族妇女捐送布鞋3553双,现金6663元,献金戒指8枚,支援前线抗战。1953年,罗城县职工发动反对使用原子弹武器的签名活动,全县有1274名工会职工在“告世界人民书”上签名,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使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表明了仫佬族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对和谐的向往。1979年2月,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罗城各族人民有4150名青年报名参军,有190名光荣入伍,其中新兵170名、重返前线老兵20名,开赴中越前线,有5名罗城籍官兵牺牲在中越边境战场,其中仫佬族“英雄话务兵”潘宜光荣牺牲在法卡山战场,成为了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