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阅读——开“机”有益

数字阅读——开“机”有益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阅读入驻信息时代,掀起阅读革命,分割传统图书市场并向教材发起冲击,其迅猛发展之势显示其在当下的强盛生命力。移动阅读设备的诞生和发展使阅读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处为人们创造阅读便利。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加上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极大提高了阅读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一旦用户开机启动,即可进入数字阅读世界。以数字技术为实现基础,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习惯。

数字阅读——开“机”有益

数字阅读入驻信息时代,掀起阅读革命,分割传统图书市场并向教材发起冲击,其迅猛发展之势显示其在当下的强盛生命力。如国外已经有很多学校在寻找合适的数字工具和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21]数字阅读能迅速适应用户需求、收获大批读者,其优势毋庸置疑。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与引导市场需求,共享人类科技盛宴,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表现。

营造泛在阅读环境,即创造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阅读。移动阅读设备的诞生和发展使阅读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处为人们创造阅读便利。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加上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极大提高了阅读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一旦用户开机启动,即可进入数字阅读世界。阅读与工作、学习生活时时处处发生关联,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环节。阅读不再受到场所、时间、光线等外在条件影响,更不需要收拾心绪、正襟危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或零碎时间,进行公开或私密的阅读,不断完善人类认知体系、减少不确定性,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图1-2 台湾某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创意海报获奖作品

图片来源:黄华玮.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图书资讯馆2012图书资讯活动-电子书阅读创意海报成果[EB/OL][2015-04-28].http://www.lic.nkfust.edu.tw/ezfiles/5/1005/img/1015/9924038.jpg.(www.xing528.com)

移动设备轻巧便携且存储量大、功能丰富,海量、多样、鲜活、免费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快速传送到用户眼前。正如上文提到的,中国网页数量已达将近1900亿个,内容涵盖法律金融医疗交通等各个行业,覆盖民生政治人文、娱乐等各种主题,通过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各种体裁进行组织呈现,并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格式面向读者。作为开放交流、自主互动的平台,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进行传递和互换,用户连通网络即可沟通全球,得知最新、最快的资讯。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成为公共资源,利用网络共建共享、免费传递、自由传输信息的想法和观念被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同。

以数字技术为实现基础,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习惯。利用智能检索、结果排序、分类浏览等为用户快速查找目标信息提供帮助;用户可以自主设置阅读界面,包括调节亮度、颜色、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画线标记、插入书签或保存笔记,甚至将内容分享到其他社交网站;屏幕可显示阅读进度、所在章节信息,并提供滑动、翻页等阅读模式;提供简单的电子书分类整理功能,可将不同电子文档进行归置;利用电子墨水技术做仿真纸质书,减少对视力造成的损害;甚至可以提供词典查词和原文朗读功能等。

交互式阅读体验,开启人人皆读者、人人皆创作者的阅读盛宴。网络环境下,用户作为自媒体,既可以关注他人、接收资讯,同时也可以拥有听众、发布信息。即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点击、评论、转载(分享)、收藏等,并获得他人回复。这种互动参与式的阅读模式一方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聚集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传播。这种方式甚至被一些娱乐产业利用,如《纸牌屋》第二季,就是通过收集第一季观众的评论反馈,分析观众偏好、更改剧情走向的。

个性化、智能化的阅读方式要求人们探索、开发新的阅读服务。比如:可提供不同文本主题的订阅功能,定时将用户咨询传递到用户界面;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阅读习惯,结合文本内容和其他相关用户的浏览数据,主动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告知用户其他关联信息,帮助其开展延伸阅读等,极大节省用户的查找和阅览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