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笔记构建知识链接:辅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用笔记构建知识链接:辅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是无限的,人的记忆力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自己的大脑,积累知识和经验,仅凭记忆是不行的。需要用到相关知识时,只要想起所需内容的关键词,翻开笔记本,就能找到相关知识。下面提供埃森哲公司及麦肯锡公司在工作中使用的“黄金三分法”笔记框架以供参考。王充博览群书,但从来不死记硬背,他认为死记硬背是庸俗读书人做学问的方式,失去了做学问的本质。

用笔记构建知识链接:辅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这件事我曾经做过,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已经想不起来了!”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学习新的知识很重要,而将这些知识记录下来,并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则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来不记在辞典、手册上有的东西,我的大脑是用来思考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知识是无限的,人的记忆力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自己的大脑,积累知识和经验,仅凭记忆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记笔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百度”,“有事问度娘”也成为当下流行的语句。“百度”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库,你只要掌握少量关键词,就能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记笔记也是同样的道理,将平时点滴的知识和经验,记录在本子上,整理出关键词,就像索引一样,这样只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需要用到相关知识时,只要想起所需内容的关键词,翻开笔记本,就能找到相关知识。

这一切,会帮助你找到通过互联网无法找到的、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信息,更有助于释放大脑有限的记忆力,去做对自身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次,爱因斯坦在美国演讲时,有人提问道:“你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记下这些东西的?”爱因斯坦笑着回答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须查资料才能回答你。我从来不记在辞典、手册上有的东西,我的大脑是用来思考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记笔记就像存钱一样简单,将工作和学习中的知识,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不仅能够辅助记忆,还能让大脑轻松一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尽管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能够坚持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有的时候,只是习惯性地将某个东西记录下来这件事,都可以给你带来极大帮助。开始记笔记,不仅是梦想的起点,还是你未来找回更多美好记忆的基础。

关于记笔记的有效技巧,会在后文中的“巧记妙用”板块为读者一一呈现。首先为大家介绍一种当下比较流行的笔记“黄金三分法”法则。

法则一:留出足够空余,行首对齐,用图、画等形式呈现“视觉效果”。

法则二:在笔记本顶部留出3~5厘米空白区域,用于书写标题。(www.xing528.com)

法则三:依照“事实→解释→行动”方式来记笔记。

下面提供埃森哲公司及麦肯锡公司在工作中使用的“黄金三分法”笔记框架以供参考。

埃森哲公司的“Point Sheet”笔记框架 麦肯锡公司的“空·雨·伞”笔记框架

只记笔记也是不行的,因为你记录下来的零散知识、经验等,彼此之间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所以,还需要将这些内容链接起来才能产生效果,也只有将这些散碎的内容链接形成知识网,才能发挥出笔记应有的作用,进而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去。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回头再去翻阅笔记本,你会发现它就像打开你大脑“宝库”的钥匙,让你从中获取意想不到的经验。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坚持记笔记,如果无法坚持,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王充著《论衡

王充是我国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论衡》。王充博览群书,但从来不死记硬背,他认为死记硬背是庸俗读书人做学问的方式,失去了做学问的本质。王充为积累笔记,在住所的窗台上、书架上、壁橱里、床铺旁等地方,都放置了笔墨纸砚,一旦想到什么,就随手记录下来。经过多年积累,王充终于完成了巨著《论衡》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