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品展是指促进消费品销售的展览

消费品展是指促进消费品销售的展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举办服务设备及其耗材展,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人民身心健康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中国的投资洽谈类展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百废待兴,投资与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银行资金不足,社会闲散资金也不多;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处于发育的初期,不足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市场。现在,投资洽谈类展览众多,已经成为中国展览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消费品展是指促进消费品销售的展览

1)消费品展

消费品展是指促进消费品销售的展览,如农副产品展、加工食品展、服装展、汽车展、玩具展、电脑展、住房展、书展、体育用品展、药品展、化妆品展、礼品展、珠宝展艺术品展等。消费品展,可以是一般的商品展览会,也可以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博览会,也可以是展销会

消费品展大部分以原物进行,如服装、汽车等,但有些消费品(如住宅等),可以以模型参展。模型应与原物外形一样,并辅以文字作补充说明。一些质量取决于多重因素、无法制定统一质量标准的产品,如茶叶,往往以样品和说明文字为准,并辅以实际的品尝。

消费品展览的主要参展对象是消费品的生产商、大型经销商、批发商等。根据展览目标的不同,消费品展览可以面向两大类顾客:一是中间商,如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等;二是直接面向广大的消费者。

城市人口规模对专注当地市场的消费品展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人口少会影响经销商的意愿,从而直接影响展览的规模与效益。此外,消费品展所展示的内容也很重要,有些展品可以是本地不产,或本地商业常年经销不大合算的外地商品。如南方气候温和,冬天时间短,冬令服装的销售不畅,因而商业部门这类服装品种少,规格不全,顾客选择性较少,但一些老年人怕冷,却买不到合适的冬令服装。因此,南方城市在秋季举办的北方服装展常常大受欢迎。

2)生产资料展

生产资料展主要是为满足发展生产需要,以展示生产设备和加工物料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如以鼓风机、压缩机、阀门、真空机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通用机械设备展、塑料加工机械展、纺织机械展、印刷机械展、挖掘机械展、农业机械展等专业机械展;加工原料方面的精细化工展、布料展、纸品展等。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生产资料展,尤其是其中的设备展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生产厂家找到好的设备供应商;有利于我国生产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原料;也有利于生产设备研究人员的借鉴与相互交流,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研究水平。

生产资料展的参展商主要是设备与原料的生产商、经销商。通用设备的客户比较多,分布比较广,专用设备客户则相对固定。这类展览的服务对象都不是个人,而是企业。因此,应根据生产资料展的具体情况开展客户营销工作。

3)服务设备与耗材展

服务设备主要指进入服务领域的设备,如医用医疗设备(含办公设备、医用软件)、商业设备、酒店设备、摄影设备、电视设备、车辆维修设备以及耗材等。这些设备既不进入生产过程,也不进入直接的个人消费,而是进入公共服务过程,是公共服务的必备条件与手段。

举办服务设备及其耗材展,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人民身心健康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好的医疗设备有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电视转播设备可以把一场精彩的球赛传到千家万户,使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观众从中得到享受。

服务单位的多少、大小、级别等,与城市规模、城市级别、当地财政收入有很大关系,因而这类展览在小城市难以发展成规模展览,而在大城市则相对比较容易。

4)投资环境与项目展(www.xing528.com)

投资环境与投资项目展,是以项目投资洽谈为主要内容的展会,主要展示当地投资环境、项目内容、项目背景、发展前景、投资方式等;通常也展示本项目现有产品,供投资方参考;亦可以通过产品展示,寻找代销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投资方。

投资洽谈类展会中的投资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是相对于间接投资而言的,也称为绿地投资。它是指从项目设计到征地、建厂房,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生产、营销管理的全过程投资行为。引资方的土地、原有厂房、设备等,或作价成为合资资产,或公开评估后为投资方收购。直接投资是较稳健的一种投资方式,投资者的投资不易变现,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持久的积极作用。

间接投资者主要是通过购买公债、金融债券基金、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的投资,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如果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实现对该公司的控股,则投资方往往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虽然也是一种吸收投资的方式,投资贸易洽谈类展览也常有涉及,但始终不是这类展会的重点。

投资洽谈类展会的参展方主要是有关政府、企业、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专利技术持有者等有意引资的机构或单位,参会方主要是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国内外企业、银行、财务公司等。

中国的投资洽谈类展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百废待兴,投资与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银行资金不足,社会闲散资金也不多;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处于发育的初期,不足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战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较快,其中直接投资也很迅速。1985年,世界投资流量为533亿美元,1996年增加到2 250亿美元,2000年达到创纪录的1.27万亿美元。1960年,国际直接投资存量677亿美元,1970年达1 584亿美元,1980年为5 510亿美元,1990年为1.76万亿美元,到1999年已增加到4.77万亿美元。

国内外现状促使一些关注发展的地方政府官员开始考虑,如何通过项目洽谈会引进外资。1984年,河北省召开“对外经济项目合作洽谈会”。这个洽谈会与过去的银团贷款已经不同,它把投资环境和项目的展示作为中心来对待,引进的资本也以产业资本为主。1987年,福建“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召开,后改名为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1997年,当时的外经贸部接手主办这个展会,并更名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国家级的投资盛会;2005年该展会再次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贸易的共同平台。

由于投资贸易洽谈会与发展紧密相连,因而诞生以后受到普遍重视。现在这一形式已经从少数地方发展到全国地市级城市,有些条件较好的县市也举办这类展会;展会还呈现出从综合性展会向专业展会方向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有各种类型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一百多个。

在展览发展史上,原先并没有投资洽谈类展览。投资洽谈类展览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人对展览的特殊贡献。现在,投资洽谈类展览众多,已经成为中国展览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专利技术展

专利技术展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通过科普展参与展示,如科技馆里的技术展示;二是通过专门的技术展、专利展进行展示;三是借助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参展。这里所讲的技术类展览,主要是指后面两种情况,即指通过展示实现专利技术或设备技术的转让,使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更快地结合起来,转为现实的生产力,如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非开挖技术展、天然气技术及设备展览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是从生产等实践中产生的,它由科技研究单位或研究人员在特定环境中完成。科技成果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力,采用的单位越多,实际作用越大。科技展主要展示专利技术,对促进技术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技术类展览展示的主要参加者是技术发明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研究部门等。科研成果主要表现形式是专利技术、技术诀窍、新工艺、技术产品等。展示的科技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明晰的产权。技术展的客商主要是企业、事业单位、准备创业的创业者、科研人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