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孩子学习潜能:解读家庭教育误区

激发孩子学习潜能:解读家庭教育误区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专家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2/3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其中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溺爱占测评家庭的30%左右。经调查,很多家庭存在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分干涉的问题,这类家庭也占测评家庭的30%左右。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这样孩子在孩子时期就受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激发孩子学习潜能:解读家庭教育误区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满意和困惑呢?

(1)误区一:孩子都是弱者

主要表现在:

①过度溺爱。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例如:周末,一位年轻的妈妈到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伤痕,便问孩子:“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妈妈马上火冒三丈:“为什么不抓回他?”之后又去找老师……家长这么“爱”孩子,能让他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父母的爱心固然可钦可佩,但是父母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样“爱”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作为父母必须明白,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还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

有专家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2/3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其中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溺爱占测评家庭的30%左右。过分保护即指父母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叠被子、洗补袜子、削水果,帮孩子整理书包、做作业、检查作业甚至帮孩子洗脸、穿衣服等,其结果是孩子过分依赖家长,事事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开拓精神,智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②过度干涉。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经调查,很多家庭存在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分干涉的问题,这类家庭也占测评家庭的30%左右。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家长为孩子定调调,画框框,使孩子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有的家长限制孩子出去玩,指责孩子弄坏东西。还有的家长规定孩子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总之,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可以,令孩子无所适从。过分干涉的结果,使孩子变得小心谨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事实上,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潜力,孩子并不是处处需要保护或者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干涉的弱者。

(2)误区二:早期教育就是早期开发

提起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会把它误认为是早期智力开发,对早期智力开发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开发”了——灌输“智力”,让孩子背诗、学英语、学算术已经成为“早教”的必由之路。父母重视“早期教育”,为了孩子可以不惜重金、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奔波。可是片面地早期教育,片面地强调知识、技能的获取,强调“早期智力开发”,所培养出来的会是一个全面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早期教育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精神……基础教育再不能仅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算术,它还应当教导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有位大学生,被全校公认为“尖子”,学业未完成就因成绩优异而被公费保送到国外深造。这么好的机遇他却无所适从,原因只是生活无法自理。从小到大,他从未独立生活过,一直住在家里,依赖父母的照料,这样一个“尖子生”即使智力方面超出一般人,连最起码的独立性都没有,是多么可悲啊!如果说一个成功的人,智力因素是他的奠基石,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为成功赢得机遇的后盾。

(3)误区三:重智轻德,重分轻能

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广大家长辛苦劳作的精神寄托。但是,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则很少过问,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于是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背宋词、认汉字、算加减,扼杀了孩子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可想而知。(www.xing528.com)

孩子性格不一样,教育方式也不一样。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区别对待,不要去看别人怎么做,不能比,比了之后不能和孩子说,不要说“你看谁谁怎么样”。

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认为只有进重点中学、上大学才能成才。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分数”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

若能从全面发展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废时,就应及时地给予督促、鼓励,使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戏中让孩子担任某些他们不喜欢的角色,以使他们的行为服从集体要求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即使孩子没有超常的智力,只要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将来也可以成才,反之,将来有可能无所建树,甚至成为“废品”。作为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须在培养孩子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孩子在孩子时期就受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4)误区四:走出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总要到院子里踢球并且搞恶作剧,院子里的老人很生气屡次劝阻但没有办法,越劝阻孩子踢得越欢。有一天老人拿出5元钱对孩子们讲:“你们踢得太好了,来,给你们5元钱,你们明天还要来踢呀。”第二天孩子们又全都来了,老人拿出1块钱说:“给,这是你们今天的报酬。”孩子们一看钱少了,但想一想总比没有强,便把钱接了过去。老人对他们说:“明天还要来呀。”后来,每天都是递减,最后当孩子踢了很久以后,也没有老人把钱拿出来,孩子们便要散去了。老人对远走的孩子讲:“明天还要来呀。”孩子们大声的说:“不给钱谁还来呀。”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孩子来踢球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反而会削弱孩子从做事本身当中获得快乐,转化孩子做事情本身的动机而变得功利。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比如发贴本身是快乐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为了谋生赚钱去发贴,转化了发贴的动机之后,就可能疲惫码字的同时还要兼顾计算可以换取多少银子,当发贴成为谋生之必需时就少了单纯的乐趣了。

①过分的物质奖励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首先,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能让孩子的欲望升级并不择手段。孩子对不值钱的小礼物逐渐变得司空见惯,家长就相应加大了资金投入,以求得对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刺激。一旦物质奖励维持原状,奖励可能使孩子对金钱物质本身有兴趣而对学习没兴趣;再有奖励可能会出现让人不择手段而进行作弊等问题。

其次,孩子做家务要给报酬,会让孩子做事斤斤计较。孩子既然是家庭的一员,从小让其学做家务活是其应尽的义务,也是家长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家庭观念的一个重要过程。如果做家务也要奖励可能让孩子养成事事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坏习惯,做什么事情先讲条件、讲报酬。如果让孩子做家务是父母的终极目标,给报酬的方式就似乎太商业化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可以在讲明道理的基础上对家务进行分工让孩子先选择;或者抽签更有趣味性;或者适当的强制,将做家务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②奖励是一门艺术,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必须明智的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完全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例如:让孩子在洗澡的时候很听话,晚上给他多讲个故事是比较合适的奖励。而如果答应改天给孩子买个新玩具,那就会走入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孩子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孩子造成的危害。

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孩子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另外,物资刺激实际上意味着对孩子能力的怀疑,所以经常接受物质刺激的孩子,在依赖于物质刺激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孩子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