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经典教育活动《捉迷藏》《月亮的味道》《狐狸爸爸鸭儿子》

幼儿园经典教育活动《捉迷藏》《月亮的味道》《狐狸爸爸鸭儿子》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大家学动作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月亮的味道中班幼儿。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月亮的味道》所包含的寓意。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儿园经典教育活动《捉迷藏》《月亮的味道》《狐狸爸爸鸭儿子》

幼儿年龄小,阅读经验少,但是他们对于图书很感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师幼共同阅读或教师指导幼儿阅读等方式,选取适合不同阶段幼儿的阅读文本,引导幼儿阅读,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捉迷藏

【活动对象】小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了解故事的内容。

(2)能专注地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3)懂得在阅读图书的同时,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

【活动过程】

1.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师生对话: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2.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

幼1:花格子大象;

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至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

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

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

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们玩的主意……

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一页一页专注地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特别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角色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子,有的摇头晃脑的样子……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它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子,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师:艾玛的动作、眼神可以看出它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1:艾玛回来很长时间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们认出艾玛了吗?艾玛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幼:它们没认出来,艾玛高兴地笑了。

幼:至于艾玛是翘着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教师阅读原文文字,问:艾玛眼睛瞪大,卷起长鼻子笑起来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2:突然大象们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竖起来,吓了一跳。

幼一边说一边做着眼神:大象被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惟妙惟肖。

图14:下雨了,艾玛的花格子图案又出现了,大象们看到了是什么反应呢?每只大象笑的样子不一样,大家学一学。

幼儿:有的坐着,鼻子翘上天大笑;有的捂着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张大嘴笑……大家学动作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

(4)师生第二次完整地阅读图书。

阅读后提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长得一样,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象们喜欢艾玛吗?(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是什么样子,大家都一样喜欢,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3.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既喜欢听故事又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活动分为三部分:开始部分的拼图环节,安排得非常巧妙,一方面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地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另一方面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中间部分,通过认真观察欣赏PPT课件,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让幼儿充分体验阅读的快乐,并引导幼儿能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培养幼儿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结束部分,利用特殊音效,让幼儿再次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在高潮中自然结束。整个活动设计既有音效又有互动,非常合理。

月亮的味道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月亮的味道》所包含的寓意。(www.xing528.com)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大胆想象并设计出森林里的动物来尝月亮的情景。

(2)难点:学习句式“××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说月亮的味道真好”。

【活动过程】

1.幼儿预期表现

(1)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老师这里有一本书(出示图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2.看PPT,听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3.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活动评析】

研究表明,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活动中,教师抓住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采用实际图像与手形进行结合想象的方式,对幼儿阅读进行引导。从活动设计可以看到,教师采用了讲解与PPT欣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想象,在阅读中表达,在阅读中思考,提升幼儿的阅读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狐狸爸爸鸭儿子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阅读,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

(2)能够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设置悬念

利用多媒体演示,师讲述:在这个封面上你看到了谁?(一只狐狸)狐狸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呢?请幼儿来说一说。

2.师幼共读,理解故事

(1)了解狐狸找到鸭蛋后的心情。

狐狸到森林里来干什么呢?你看得出来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原来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幼儿自由说)

(2)幼儿自由交流。

有什么办法能够吃到鸭子呢?你能帮狐狸想想办法吗?(请幼儿来想一想)

我们一起来看,狐狸是怎么做的?(出示下一张图片)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大吃一顿。孵蛋,这个主意真好!

(3)了解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经历。

讨论一:看看狐狸是怎么孵蛋的呢?(请幼儿边观察图片边说)对啊,把鸭蛋压破了,就什么也没得吃了。那怎么办呢?谁有好主意?

讨论二:幼儿看着图片说:(点击图片)可是,这个姿势就像受苦刑,还不到五分钟,狐狸的四肢就酸得受不了了。(仔细看看,哪些地方你看出了狐狸酸得受不了了?)

讨论三:看来,这个办法不行。看,狐狸又想出一个什么好主意?(请幼儿说)可没想到,在追兔子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树皮绳子一松,差点儿把宝贝蛋给摔破了。)

讨论四:看狐狸把鸭蛋放哪里了呀?(把鸭蛋含在了嘴里)你看出来了吗?

讨论五:这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来说一说)

(4)学学狐狸孵蛋的各种动作,体会孵蛋的艰辛。

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孵蛋姿势,坚持一会儿,体验孵蛋的艰辛。

3.讨论交流,感悟父爱

(1)感受鸭宝宝出壳后狐狸心情的变化。

交流一:有一天,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看这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交流二:没想到,小鸭子忽然朝着狐狸的鼻尖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这时,狐狸会怎么做呢?(谁来学学狐狸说话)

交流三:这时,狐狸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四:小鸭子跟狐狸爸爸玩得怎么样了?这时小鸭子是怎么做的呢?狐狸最后有没有吃掉小鸭子?不仅没有吃掉小鸭子,还摘野草莓喂小鸭子吃,那他为什么要叹气呢?

交流五:再次分组讨论“在图片上狐狸爸爸是怎样照顾鸭儿子的”。

(2)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等到鸭子睡醒,狐狸爸爸又会做些什么呢?课件出示狐狸陪鸭游泳图。仔细看图,狐狸和鸭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

狐狸想:“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干了一件糊涂事呢?”你觉得他糊涂吗?为什么?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4.活动延伸,延续父爱

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里,狐狸爸爸还会为鸭儿子做些什么事呢?鸭儿子又会为狐狸爸爸做些什么呢?

【活动评析】

本活动设计是基于《狐狸爸爸鸭儿子》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教师针对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能力,于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设问、质疑、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地走进绘本故事,走进爱与被爱,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