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经典人身安全活动

幼儿园经典人身安全活动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要借助于主题活动,让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有机结合和渗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哪”“救命”“妈妈快来”。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的将门打开。老师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并告知幼儿陌生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好人还是比坏人多。

幼儿园经典人身安全活动

安全教育幼儿教育中长期的教育内容。幼儿教师要借助于主题活动,让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有机结合和渗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安全过马路

【活动对象】小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喜欢在大家面前大胆表述,乐于与他人交流。

(2)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3)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了解不走斑马线的危险。

【活动准备】图片红绿灯、斑马线,PPT,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2.第一次尝试: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要看交通指示灯

(1)出示图片、PPT、提高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2)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师: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

(3)引导幼儿讨论。

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马路上人多车多,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会看红绿灯。

3.第二次尝试: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看着交通指示灯走斑马线

(1)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师: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

(2)引导幼儿讨论:过马路要怎样走?

教师小结:过马路时要先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还要走斑马线。

(3)幼儿学习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黄灯说,请注意。红灯说,快停下。绿灯说,请走吧。牢记他们说的话。按照红黄绿行动。做个文明好娃娃。

【活动评析】

上述主题活动,以问题导入活动,激起幼儿的好奇心。继而用图片、PPT、提高幼儿兴趣,让幼儿从熟悉的红绿灯入手,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明确红绿灯、斑马线的作用,以及看红绿灯,过马路的方法。最后的儿歌强化了幼儿的认识,让幼儿在轻松的歌声中内化知识和安全意识。

怎样呼救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危险情况下该怎么办。

(2)敢于在遇到危险时,通过喊叫的方式来求救。

(3)懂得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游戏

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教师边讲解边教会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大灰狼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大声喊:“妈妈快来!来人哪!救命呀!”妈妈及时赶到,赶走了大灰狼。

2.总结

“妈妈”表扬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叫妈妈的小兔。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哪”“救命”“妈妈快来”。

3.讨论

小朋友,你们遇到有危险的事会喊叫吗?你是怎么喊叫的?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警察叔叔或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活动评析】(www.xing528.com)

上述主题活动以“狼来了”的故事为材料,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在师幼互动中,引导幼儿学会遇到危险要呼救,形象,生动,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呼救的重要性,学会向他人呼救,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心陌生人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2)锻炼自己动脑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能跟陌生人走等。

【活动准备】

课件一《小兔乖乖》、课件二《火帽子》、课件三《丢丢的故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联系一名“陌生人”由家长扮演;地面上划有△形和□形的图形区域,准备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

【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

(1)播放课件一《小兔子乖乖》师幼齐表演。

师:小朋友听过《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吗?里面的歌你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师幼讨论——小兔子做得对吗?为什么?

2.观看课件

(1)观看课件二《火帽子》并组织讨论——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教师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火帽子为什么会昏倒?陌生人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

(2)观看课件三《丢丢的故事》并组织讨论——不跟陌生人走、不跟陌生人说话。

观后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丢丢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3)观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并组织讨论——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观后教师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来敲门的是谁?亮亮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操作课件进行游戏活动。

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的将门打开。

3.游戏《判断对错》

教师提问请幼儿判断对错,例如,陌生人敲门开不开?想开门的站在三角形中,不想开门的站在正方形中。主要问题为:

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你去不去?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你吃不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你愿意吗?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4.情景表演巩固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家长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预设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跟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3)教师出现,陌生人离开。

老师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并告知幼儿陌生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好人还是比坏人多。但是,小朋友还小,分不清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所以一定要当心陌生人。

【活动评析】

上述主题活动中,教师运用了故事法、体验法和提问法,引导幼儿一步一步认识到要小心陌生人,做好自我保护的主题。活动以幼儿熟悉的歌曲导入,让幼儿产生熟悉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三个课件的故事,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认识陌生人的危害,加强幼儿的防范意识。最后的体验式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从而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整个环节环环相扣,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活动效果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