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震惊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声浪遍及全国。如康有为在其所著《大同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学前教育阶段。先进思想家们的积极宣传,为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做了舆论和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诸如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37年福禄培尔所办)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我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思想和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它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以封建式的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直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了学前教育机构。19世纪中期以来,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资源,在我国领土上大办工业,开发矿山,清政府的洋务官僚也兴办工业企业,使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据统计,1900年完全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已有122家,资本总数为2277万元。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又进一步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一些妇女生活所迫,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这样,就使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震惊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声浪遍及全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士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企图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的教育制度便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对象,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倡办西学很快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当时,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在学习、介绍西方教育制度时,都曾注意到了学前教育的问题。如康有为在其所著《大同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学前教育阶段。梁启超在《教育政策私议》中介绍日本学制时,也提倡设立两年制的幼稚园,招收5岁以下的幼童。先进思想家们的积极宣传,为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做了舆论和思想准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发展学前教育的愿望还不可能实现。(www.xing528.com)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更为严重,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腐败的满清政府为了维护其行将灭亡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方面为了欺骗人民不得不附和潮流宣布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以缓和矛盾。为此,1902年张百熙奉命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此学制虽经颁布,并未实施。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癸卯学制中确定了更为详备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