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生平与教育活动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生平与教育活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7年,陈鹤琴任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科长,着力调查和整顿中、小学和幼稚教育。此外还设立了国民教育实验区。陈鹤琴在江西创办幼稚师范期间,形成和实践了他的“活教育”理论,要将荒山变成活教育的乐园。他为继续推行活教育,要求设在江西的国立幼师南迁,教育部未允。在上海幼师和幼专,继续实验活教育理论,允许学生参加政治运动,支持学生到群众中去开展文化活动。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生平与教育活动

陈鹤琴系浙江上虞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14年与陶行知同行到美国留学。他先进入霍普金斯大学,广泛研习政治学、市政学、经济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西方国家的科学;1917年利用假期又到康奈尔大学和安姆黑司税大学兼读,攻读园艺、养蜂、鸟学、汽车学和普通心理学等。1917年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受教于著名教授克伯屈、孟禄、桑戴克。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准备攻读博士学位时,收到国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聘请回国,博士论文未完成。

1919年8月,陈鹤琴回国,9月,应郭秉文校长邀请,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立下了“一切为了儿童”的宏愿,一面在高师任教授讲述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等课程,一面倾心于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的科学实践活动,开始了对中国儿童教育科学化的探索。1920年,喜得长子陈一鸣,于是,便以一鸣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身心发展的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对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学习、绘画等各方面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实验,持续了808天。后来,他把研究成果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教材出版。这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学者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中华民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开端。

陈鹤琴苦心研究儿童心理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把研究出来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到教育儿童的方法上。1921年他撰写了《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的方法》一书。1925年又出版了《家庭教育》,利用对儿童心理研究的科学成果,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深受社会欢迎。针对怎样教育小孩的问题,做了科学的说明与指导。

1923年,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推行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一个实验基地,以改变幼儿教育照抄照搬外国模式的现状。他克服重重困难,首先在自己的家里办幼儿园,招收了12名儿童入园,自己担任园长,以后又建了园舍。通过实验,总结出幼稚园的课程、读法、故事、图画、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玩具、设备、用具、教具等一整套具体经验。他还深入研究并精心设计创制了标准桌椅、六面滑梯、摇船、木马、大中小型积木、积竹、动物拼板、识字盘、木偶等。1927年,他将鼓楼幼稚园的实验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写成《我们的主张》,发表在《幼稚教育》杂志上,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据儿童心理、教育原理和社会现状的幼稚教育的十五条意见。鼓楼幼稚园,1925年定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是我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以后,他又与陶行知等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等,开辟乡村幼稚教育实验场地。他对幼稚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1928年,受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之聘,参加并负责全国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草拟和制定工作。根据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实验成果,起草成全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

1927年,陈鹤琴任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科长,着力调查和整顿中、小学和幼稚教育。1928年赴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主持教育处11年,办了8所小学(附设幼稚园),1所女子中学,为职工办夜校,设二部制小学,简易小学等,努力使更多的人受教育。

1934年7月至1935年3月,陈鹤琴赴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苏联、波兰、奥地利、意大利、瑞士等11国考察教育。回国后,积极宣传介绍欧洲先进教育经验。他继续研究学前教育,同时还对小学教科书进行研究,编写了《儿童国语课本》、《儿童作文课本》、《小学生应用图表》、《儿童算术练习卡片》、《最新英文读本》、《最新英文字帖》等。

1940年4月,本着“要做事,不做官”的意愿,陈鹤琴拒绝政府委派的国民教育司司长之职,到江西泰和创办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实现办中国化的幼稚教育,由中国人自己培养幼稚师资的愿望。他一切从零开始,亲自动手,自己规划设计、选购建材,组织力量,开山筑路,建造校舍,寻找水源,并从各地聘请了一批热心教育事业,有实干精神的教育家、教师。学生入学第一课便是劳动建校,由陈鹤琴亲自率师生成立十多个小组,边学习边劳动。提倡“手脑并用,文武合一”,开荒、筑路、编草、盖房、种菜、养猪等。在那荒山上,很快出现了简易、美观、实用的教室、宿舍、礼堂、办公室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还建立了附小和幼稚园及工场、农场等。(www.xing528.com)

1943年春,实验幼师由省立改为国立,同时增设幼稚师范专科,培养幼稚师资和研究人才,借以建立中国幼稚教育制度。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包括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园等五部分。此外还设立了国民教育实验区。

陈鹤琴在江西创办幼稚师范期间,形成和实践了他的“活教育”理论,要将荒山变成活教育的乐园。他在为幼师所作校歌歌词中集中反映了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幼师!幼师!前进的幼师!做中教,做中学,随作随习,活教材,活学生,活的教师!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工作室,还有那手脑并用文武合一,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教导我们的小天使。幼师!幼师!前进的幼师!”

1944年,日寇侵犯江西赣江两岸,8月,泰和危急,陈鹤琴决心不丢掉一个学生,勉励大家“相依为命,同舟共济”,带领二百多名师生艰难转移,几经周折,于1945年3月,在广昌县甘竹乡饶家堡重建校园,继续探索办中国化的幼教事业的道路。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他在江西创办幼稚师范的五年之中,历尽艰辛,培育出一批幼教战线的园丁。

1945年9月,陈鹤琴任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负责接管外国人办的30余所中小学。同时,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1947年改为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他为继续推行活教育,要求设在江西的国立幼师南迁,教育部未允。只有专科部迁沪。在上海幼师和幼专,继续实验活教育理论,允许学生参加政治运动,支持学生到群众中去开展文化活动。1947年2月,创立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解决难童教养问题,任理事长。3月,筹创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任院长,这是一个特殊儿童综合性教育机构,办了问题儿童班、农村儿童班、聋哑班和伤残班。他支持幼专学生在大场办农忙托儿所,实验乡村幼稚教育,以后又支持学生在江苏金坛县办农村托儿所,推广农村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后国立幼专并入该院教育系。195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在主持校务的同时,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继续实践、研究和探索发展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道路。

纵观陈鹤琴一生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测验、普及教育、师范教育、特殊教育、文字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是“五四”以后,活跃在我国教育战线时间最长的教育家。他的突出贡献在开创中国化的儿童教育上。他从事教育近70年,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的,但却从未失去热爱孩子的一颗赤诚之心。他是最早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者;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和改革者;创办了多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他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有直接的影响,至今仍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他留下来的300万字的著作,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教育遗产。现已出版《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陈鹤琴全集》也已问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