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绅士美德与幼年德育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绅士美德与幼年德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绅士应有的美德与幼年德育的任务洛克认为,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在于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在洛克看来,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二)德育方法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上,洛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洛克重视榜样的教育力量。洛克把玩具看成德育的手段。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绅士美德与幼年德育

经验论功利主义洛克道德观的基础。他认为,善恶观念是后天的。人的本性就在于追求幸福。德行越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越容易。因此,在绅士所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中,德行应是第一位的。

(一)绅士应有的美德与幼年德育的任务

洛克认为,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在于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我们人类在各种年龄阶段有各种不同的欲望,这不是我们的错处。我们的错处是不能使得我们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与约束。因此,儿童自出生起就应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及早培养管束欲望的能力。在洛克看来,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它的功用或目的在于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好感,进而有助于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绅士应具备的第三种品德是智慧,它能使一个人有远见地能干地处理自己的业务。洛克认为,“智慧”是一种善良的天性、心灵的努力和经验结合而成的产物,所以不是儿童所可企及的。儿童对于智慧最能做到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尽力阻止他们变狡猾。

洛克指出:幼年德育的任务是要在儿童身上打好德行的最初基础,敬仰上帝、说话真实和善以待人。他反对迷信,主张宗教宽容,信奉自然神论,承认上帝的存在,因而要求儿童从小做祷告,读圣经。洛克认为,撒谎是一种极坏的品质,是许多恶德的根源和庇护者,是一种和绅士的声名与品格绝不相容的品质。因此,儿童说话绝对要真实不说谎话。洛克主张应用尽一切想象得到的方法使儿童成为善良的人。他认为,一切不公道的事情通常都是由于我们太爱自己,太不知道爱人的缘故。所以,要及早教儿童爱别人,善良地对待别人。

洛克的道德观以经验论为基础,反对先验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他要求绅士具备的品德都是以获得个人的幸福为目的的。

(二)德育方法

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上,洛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关于德育方法的意见是他从事家庭教师工作的经验的总结,具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及早”是洛克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他主张通过练习及早培养习惯。在他看来,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克制不合理的欲望的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容易地、熟练地发挥则靠及早练习。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但在习惯的培养上应注意两件事:和颜悦色地劝导以及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www.xing528.com)

洛克把“爱”与“畏”看作是儿童走上重道德与爱名誉的大道的“大原则”。他指出,儿童年岁越小,理智越少的时候,越应受到管理者的绝对权力的约束。而待其年岁稍长,则要用友爱使儿童对父母或教师产生爱慕的心情,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洛克看来,尊重与羞辱对儿童的心理是一种最有力量的刺激。“善有奖,恶有罚,这是理性动物的唯一的行为动机,它们不啻是御马的缰索和鞭策。”但他认为,以身体上的痛苦与快乐作为支配儿童的奖惩方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会助长和加强欲念。

洛克重视榜样的教育力量。他指出,人类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的。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和教导都大。所以,学习的方法与其依从规则,不如根据榜样,父亲与导师都应以身作则,绝不可以食言,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变坏,还应把儿童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

因材施教也是洛克教育儿童的重要方法。他强调:“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人类的心理构造与气质之彼此不同,并不亚于他们的面孔与体态方面的区别。”在洛克看来,强悍的或懦弱的,温驯的或顽强的,敏捷的或迟钝的,这些特性正如人们的体态一样,稍微改变一点点是可以的,但是很难把它们完全改成一个相反的样子。在许多情形之下,我们所能做的或所该做的,乃在尽量利用自然的给予,使人的天生的才智尽量得到发展。为此,我们应趁儿童不注意的时候去考察他们,以了解他们的个性,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待他们。

洛克把玩具看成德育的手段。他认为儿童应有玩具。但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应教育儿童爱护玩具,否则他们就会漫不经心,变成一些浪费的人。其次,玩具最好不是购买得来的。买的玩具种类太多,徒然养成他们见异思迁、贪多务得的心理,结果使儿童差不多在能说话以前就因此学会了骄傲、虚荣和贪婪。儿童的玩具要自己做,至少也得努力自己试着去做。他们因此就可以学得一点减低欲望、专心、努力、用思想、设计和节俭等品质。

说理也是重要的德育方法。洛克认为,儿童希望被人看作具有理性的动物是比人们想象得到的年岁还要早的。他们这种自负的态度是应当得到鼓励的,我们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利用这种态度,把它当作支配儿童的最好的工具。洛克所提倡的说理,是以适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为限的。一个3岁或7岁的孩子,不能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去和他辩论。长篇大论的说教和富有哲学意味的辩难,充其量不过使得儿童感到惊奇与迷惑而已,并不能给他们以教导。如果要用道理打动他们,那种道理便须明白晓畅,适合他们的思想水平,而且应该能够被接触到和被感觉到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