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据调查与质证精要:测谎技术在侦查和人证调查中的巨大作用

证据调查与质证精要:测谎技术在侦查和人证调查中的巨大作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测谎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侦查导向、查找线索、提高破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测谎的科学原理测谎技术是以心理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测谎技术在人证调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测谎技术的检测对象是被测者的犯罪记忆,实质是通过刺激唤起有罪被测者对犯罪情景的认知,引发异常的生理反应。

证据调查与质证精要:测谎技术在侦查和人证调查中的巨大作用

【案例】

美国中情局在招募员工中使用了测谎技术,并将测谎机验证结果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标准。2009年6月10日,美国布隆伯格电台开始播出一则不同寻常的招聘广告,“如果你想突破自己,中情局为你提供不二选择。加入中情局,成为我们全球行动组的一员。”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在始发于华尔街金融海啸中,上万名华尔街员工丢掉了工作。不过,现在他们成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招募的理想员工。只要通过了测谎机的考验,这些来自华尔街的员工就能享有CIA开出的13万美元年薪

讨论:1.测谎技术是何种技术,有科学原理吗?

2.测谎技术的可靠性如何?能否作为证据在法庭应用?

(一)测谎技术的概念

测谎技术,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技术,是指由专业技术人员借助生理心理测试仪,收集、分析受测人对于相应问题刺激激发的心理生理反应指标,并通过分析测谎仪器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谎人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一门应用技术。

我国古代的“五听”法就是通过观察当事人体表的生理异常反应来判断其是否说谎的方法。在近代,随着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采用仪器测量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变化来判定言辞信息真伪。189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用测量脉搏血压的变化的方法辨别谎言,开启了侦测谎言的先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测谎技术不断改进,准确率逐步提高,测谎技术得到普遍运用,并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项技术,并在全国逐步推广。近年来,测谎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侦查导向、查找线索、提高破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测谎结论的证明能力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二)测谎的科学原理

测谎技术是以心理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测谎原理的核心是“心理刺激与生理反应对应伴生关系”, 即只要有某种心理刺激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出现。根据科学研究证明人在说谎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压力又会引起一系列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微升、肌肉微颤等受人体植物神经控制、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反应。

一方面,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说谎的人在生理上发生着一些奇妙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变化,其中有一些变化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如抓耳挠腮、抖动腿部等。但更多的是一些不易被察觉出来的细微反应,如呼吸速率加快、脉搏加快、汗腺分泌增加、说话结巴等。这些生理参量由于受植物神经支配,所以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属于“不自主”的运动,是在外界刺激下必然会出现的一系列条件反射现象。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在经历了某个特殊事件后,都会毫无例外地在心理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作案人在作案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心里会反复重现作案时的各种情景,琢磨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甚至想不琢磨都不行。每当被别人提及发案现场的一些细节时,作案人的这种痕迹就会因受到震撼而通过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理反应暴露出来。

(三)测谎证据的证明能力与价值

1.测谎证据的证明能力(www.xing528.com)

测谎仪是被证据调查人员用来进行人证调查,以判断被调查对象陈述的真实性的仪器。测谎技术在人证调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毋庸置疑,测谎是以科学仪器为测试手段的鉴别办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除了科学仪器性能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都对测谎结论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伯欣教授所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关键在人,在这个技术里面,测试人占七成,仪器其实只占三成。

但是此处我们认为测谎证据还是具有较强可靠性的,其特点及具有证明能力理由如下。

(1)测谎结论具有可靠性。测谎结论的可靠性是指相关数据或图谱的可重复性,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进行实验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可靠性并非是指具体条件中就具体被测对象进行鉴定后结果的准确性,这属于鉴定结论的采信问题,是法官自由心证的内容。在具体鉴定过程中,可以因为误差过高或鉴定人水平低、操作不正确等问题引起结果的不准确,但不能说该技术原理是不可靠的。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由严格的受过专门培训的测谎专业人员进行测谎,其结论的准确率大约在85%~98%之间。其中美国测谎仪联合会自1980年以来共完成了80个研究项目,进行了6380个测谎实验,证明测谎结论的准确率在80%~98%之间。其测谎结论现实性准确性我们应当客观地认识测谎结论的可靠性,因为它并非万能亦非一无是处。

(2)测谎结论能够确定被测者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现代测谎技术的检测对象是被测者的犯罪记忆,实质是通过刺激唤起有罪被测者对犯罪情景的认知,引发异常的生理反应。这个过程清楚地表明了被测者与正在调查的案件存在相关方面的联系。测谎结论对否定犯罪嫌疑具有更大的证明意义,在其证据力上不需要其他证据的佐证。测谎结论不是检测口供真伪的依据,而是检测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记忆及相关的程度的,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区分“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还是无辜者”,从而排除无辜者。

(3)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查明案件犯罪构成各方面的情况是证明活动的重点。测试结论不仅有助于核实、印证那些反复易变、审查判断困难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判断相关证据的真伪和协调度,而且对某些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有不容忽视的证据价值。例如犯罪认知测试方法编排的问题中包含一些侦查机关掌握的、只有真正的作案人才清楚的细节,因此通过分析测试图谱数据,并结合引起嫌疑人异常心理变化的具体问题的内容,可以有助于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后对其在某些犯罪构成事实细节问题上是否撒谎进行确认。如果犯罪嫌疑人做出了肯定回答且没有撒谎,则显然测谎结论对案件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此测试结论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构成要件证据的补强、印证证据,对具体案件证据锁链的闭合、完整有着重要作用,其证据价值值得肯定。

2.测谎结论的价值

测谎结论的实体价值就是测谎结论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刑侦部门对“科技强警”的重视,测谎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侦查手段,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测谎结论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排除无辜者;对于某些新型犯罪(如高科技犯罪)和某些特殊犯罪(如职务犯罪)的侦查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现侦查线索,揭露犯罪过程的真相;可帮助侦查人员协调好口供与证据之间、口供与口供之间的矛盾,起到案件证据补强的作用,强化现有证据体系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直至2007年7月,美国新墨西哥州采取了完全开放态度,长期备受争议的测谎结论在美国各州法院获得一席之地。尽管否定的声音依然强大,多伯特规则的出台促使测谎结论审查标准及立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1]。确定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符合诉讼证明科学化的世界趋势。科技证据能发挥传统证据不具有的便捷高效、证明力强等巨大作用。加强侦查活动的科技水平,赋予一些科技手段获得资料的证据能力,已成为现代国家应对严峻的犯罪形势、强控制犯罪能力所必需的重要手段。

3.测谎结论作为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2]

何家弘教授认为:测谎结论可以在诉讼中采用为证据,但是属于“有限采用”,即只能用来审查言词证据的真实可靠性,不能直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具体来说,测谎结论只能用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是否真实可靠,不能直接用来证明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或者民事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应否承担责任。不过,在伪证罪等案件中,如果某人陈述的真伪就是基本案件事实的构成要素,那么测谎结论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但是不能作为定案的唯一证据。换言之,根据测谎结论认定伪证罪的案件事实,还需要其他证据进行补强。由于伪证罪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有其他证据,所以测谎结论的补强规则只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不具有现实意义。

确定测谎结论的证据地位符合诉讼证明科学化的世界趋势。测谎结论对查明有关案情事实有相当大的作用,其证据价值不容忽视。即使限于目前其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而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证据的补强、印证证据,对具体案件证据链条的闭合、完整有着重要作用。应明确测谎结论的科学性、可靠性,在使用时赋予其科技证据的合法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