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学生爱的印记

语文课:学生爱的印记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美的资源,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语文课成为师生享受美的乐园。学完课文,教师还让学生充当导游,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解说词中,让他人也一起感受九寨沟的美丽和分享欣赏后的快乐。这样的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乐意,当然学得快,记得牢。从船长的一举一动中感受他在危难时刻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可见船长的做人之道。

语文课:学生爱的印记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有趣的童话,优美的诗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等,无不寄托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美的资源,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语文课成为师生享受美的乐园。

最近听了几节课,感受颇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巧设妙引,诱发美的情感;大胆想象,构建美的形象;品味词句,深化美的感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在教《九寨沟》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章中优美的画面,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又让同学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在脑海里想象着富有诗意的画面。同学们学习的情绪异常高涨,整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边欣赏、边读书、边想象,美的景、美的言、美的情充溢着整个课堂。学完课文,教师还让学生充当导游,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解说词中,让他人也一起感受九寨沟的美丽和分享欣赏后的快乐。课后教师还提示学生生活中美的景物随处可见,如果你能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瞬间写下来,就能让更多的人和你一起欣赏了。这样的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乐意,当然学得快,记得牢。

我们知道,美和形象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形象就谈不上美感。语文课上,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想象,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脑海中活起来,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深刻地领悟文章的内涵,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有的老师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极力渲染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力撞击即将沉没时的氛围,让学生体会船长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海的高大形象。从船长的一举一动中感受他在危难时刻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为了加深印象,我还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最后一句:“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抓住文中的“又”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学生自然联系上文“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可见船长的做人之道。一个悲壮的近乎雕塑的形象足以使我们对他产生美感,当我们理解了船长行为的真实动机,就更深刻地感悟到他的伟大了,美的品质、美的灵魂震撼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www.xing528.com)

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怀着一种强烈的期待情感时,才会使主体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感知对象,学生的审美情感也随之萌发。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是多方面的,伟人的感染,凡人的创举,甚至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让学生受益无穷。所以,我们老师应当努力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享受美的乐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