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渭秦腔传统脸谱选辑

通渭秦腔传统脸谱选辑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钰秦腔戏剧艺术是流行于陕、甘、宁、青、新省区以至川藏地区的地方剧种,它深深根植于祖国西北这块高原沃土,源远流长,有“梆子戏鼻祖”之誉。陕甘虽同为秦地,但因地域的不同反映在秦腔艺术方面也有差异,甚至同源而异流。到了明代,秦腔戏剧脸谱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从当时的木版彩色戏剧年画中可得到印证。通渭秦腔艺人中有些著名演员长期在兰州献艺,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许多秦腔戏剧脸谱。

通渭秦腔传统脸谱选辑

何 钰

秦腔戏剧艺术是流行于陕、甘、宁、青、新省区以至川藏地区的地方剧种(见《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它深深根植于祖国西北这块高原沃土,源远流长,有“梆子戏鼻祖”之誉。有学者称:“戏曲之源,起于西秦”(李约祉作王绍猷《秦腔记闻》序一),此论与“中国戏曲源自西北”(北平国剧学会《戏剧丛刊》1930年第一期载齐如山《中国戏曲源自西北》)观点颇同。清代学者认为,“或曰北派之‘秦腔’起自甘肃,今所谓梆子者皆此。一名‘西秦腔’即‘琴腔’”(清人徐珂《清稗类钞·秦腔戏》)。

秦腔由金元院本发展而来,兴于明,盛于清,“乾隆中叶,秦腔大昌于京师”,“唯秦中梆子,则无问生旦净末,开口即黄钟大吕之中声……盖出于天然……及乾隆中叶……秦腔应运而起,雍容圆厚,所谓治世之音者是也。”(同前引)清人方海槎《铁船诗钞》载“都门杂咏”诗曰:“昆调秦腔换羽商,百钱随意坐伶场”,此即当时“秦腔大昌于京师”的写照。

明清以来,通渭境内庙宇众多,且多建乐楼。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通渭县志》卷九“艺文”载邢子恭撰“修建中林山乐楼募缘疏”,即可证通渭县秦腔之盛行亦在乾隆时期。“中华民国”年间通渭秦腔“忠和社”箱主王富忠之七世祖名“柱官”者,其为乾隆中期通渭的著名秦腔艺人。其后,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被誉为“陇上伶界之泰斗”的著名秦腔艺人李三元,马营监锦屏山人,艺名“三元官”,他不仅驰名县内,而且献艺于省城兰州,名城天水、陕西汉中、四川成都。他知戏甚多,又通文墨及历史小说,擅演文武须生及净角戏,尤以文须生和大净为精到。无论唱功念白、台容身架皆“妙臻极顶”,艺德均高。旅蜀期间,成都赛会,他饰演《黄花山》中的闻太师一角,化妆时以赤金箔贴面,额间用面粉捏出眼棱,中嵌一珠,烨烨发光,及一出场亮相,观众皆目为“天神”临凡。于是名震汉中“魁盛班”而享誉锦城。因李三元胸藏五六百本戏文,且谙熟中国历史,遂被金城秦腔艺人尊为“记夫子”(牛士颖著《陇上优伶志》)。

李三元献艺兰州期间,授徒“耿派”花脸创始者通渭安远镇(1950年划归甘谷县)人,耿忠义之父“黄毛子”(艺名)、张福庆、陈得胜(通渭碧玉人)等。

陕甘虽同为秦地,但因地域的不同反映在秦腔艺术方面也有差异,甚至同源而异流。如在传统秦腔剧方面,陕西侧重于唱功的生旦文戏,而甘肃则侧重于“架子功”的净角和须生武戏。因而甘肃秦腔剧目表现《封神榜》《列国》《三国》的连台本戏较多。所以对于欣赏秦腔,陕西人谓之“听戏”,而甘肃人却谓之“看戏”。因此甘肃有不乏嗓音欠佳而做功突出的著名演员,故而甘肃秦腔艺人特别是净角演员非常注重对于“脸谱”的勾画。

早期的秦腔演出化妆比较简单,即如杂剧演出时仅有黑白二色“涂面敷粉”(唐温庭筠《乾子》)。“粉墨登场”成语即源于此。宋代颇为兴盛的皮影戏影人面部的刻画亦仅为“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尔”(宋吴自牧《梦粱录·百戏技艺》)。

到了明代,秦腔戏剧脸谱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从当时的木版彩色戏剧年画中可得到印证。

清代由于剧目内容的拓展和行当的细化,净角便有了大花脸(正净),二花脸(副净),三花脸(丑角)的区别,并且用红、黑、白、黄(金)等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角色的性格。为了适应剧目内容的需要,艺人们创作绘制的脸谱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规范化的脸谱,还将其画在纸上和戏楼后台的墙上以供师承流传。凡脸谱都有表现戏剧人物的刚正忠直、聪慧沉稳、阴险奸诈、凶恶暴戾、风趣滑稽等反映性格的功能和寓意。在色彩方面“上五色”的表现分别是:黑为“忠”,白为“奸”,红为“义”,黄为“刚”,绿蓝为“烈”。以纹饰语言和色块语言赋予脸谱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角色登场后,与观众的第一照面中,观众即能识别其“真、善、美”与“假、恶、丑”。正因为甘肃人欣赏秦腔艺术重在“看戏”,尤其是注重净角、须生、武生的“架子功”及其脸谱的特色,因而净角演员对于脸谱勾画的优劣是衡量其技艺高下的标准之一。

清代后期至“中华民国”时期(约1875—1949年)通渭县内就有知名的八个秦腔班社,是周边各县中之最。这八个秦腔班社是:万全班(碧玉)、魁盛班(马营)、祥顺社(中川铺孔家班)、万盛社(义岗川董家班)、尚家班(马营)、忠和社(东峡口王家班)、德顺社(鸡川牛家班)、万盛社新班(义岗川董家班)。此外尚有不少“自乐班”。职业剧团各约有300多本剧目在周边各县及兰州演出,故而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称“通渭是陇中戏曲的渊薮”。通渭秦腔艺人中有些著名演员长期在兰州献艺,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许多秦腔戏剧脸谱。其中耿忠义是勾画脸谱的集大成者,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耿派脸谱”艺术。

耿忠义师承李三元、黄毛子、福庆子、陈明德(通渭碧玉人,艺名明德子),唐华(唐待诏)等“花脸”精英,结合自己脸型特点勾画脸谱,创造出“瘦而长”及耳际留一指显露本色而不施彩的画法,使脸谱造型布局得当,章法合理。“耿派脸谱”以笔锋多变、勾画入微、色块明显、特点突出、生动庄重、美观大方为其特色。其施彩笔触有细笔勾勒,圆笔点厾,宽笔平涂,以指代笔,棉花贴脸等技法,眉、眼、嘴的名称有“泰山眉”、“狼窝子”、“雷公嘴”、“鹰隼嘴”等。结合剧情还采用“油沥子”、“灰沥子”、“粉沥子”、“水沥子”、“血沥子”以及口含猪獠牙伸缩等技艺,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博得同行和观众的好评。

形成于清末“中华民国”初年的“耿派脸谱”是通渭人创造、继承和发展的,也可以说它是“通渭脸谱”,它在通渭及秦安、兰州、定西、会宁戏班中的传人有王富忠、万班长(马营人,祖籍陕西三原)、王耀海、王凤岐、魏启业(秦安魏家店人)、魏启荣(秦安魏家店人)、牛进山(牛家坡人)、张明珠(艺名十二红,静宁人)、陈凤鸣(陈大净,碧玉人)、王宗祥、王正江(兰州人)、王玉玺蔺相如、张箐(渭源人,原定西地区秦剧团演员)、张守才、蔺天信、王智、郑昌盛等。

“耿派脸谱”不仅是甘肃中部秦腔班社净角演员所遵循的范本,而且是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品。以前兰州的饮食小吃摊点大多喜欢张挂“耿派脸谱”作为“广告”招徕顾客,足见它深入人心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笔者家乡马营镇的柴家饭馆墙壁上贴着数张通渭“忠和社”流行的“耿派脸谱”,其由秦腔艺人王耀海和王凤岐所绘,笔者还见过马营镇大王庙乐楼和玉皇阁乐楼的后台墙上艺人们绘制的秦腔戏剧脸谱。1982年春,通渭县文化馆为《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文艺十大集成之一)搜集资料时,特邀原“忠和社”(后称通渭县秦剧团)老艺人花脸演员王凤岐先生绘制“通渭秦腔戏剧脸谱”120余帧(笔者参与其事),《中国戏剧志》收入数帧。(www.xing528.com)

“耿派脸谱”亦即“通渭脸谱”之所以成为甘肃秦腔的一个流派,是因为它不但与京剧脸谱艺术区别较大,造型称谓有所不同,而且与以天水“鸿盛社”为代表的陇南派秦腔脸谱不尽相同,更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有异。略举下例以述其异同:京剧脸谱有“十字门”、“三块瓦”、“碎花脸”、“整脸”等造型称谓。以“包公戏”中包拯的脸谱和“三国戏”中曹操的脸谱为例。京剧中包拯的脸谱为“整黑脸”,以黑色为主,额间嵌白色斜月牙纹,白眉、三角眼,黑紫色腮膛;陇南及关中秦腔戏中包拯的脸谱额间嵌正面黄色上仰月牙纹,月牙纹上有红色太阳纹,红色腮膛。且关中流行的包拯脸谱白眉中有黑色弧线纹。而“耿派”包拯脸谱则额间为白(或黄)色正面上仰月牙纹,上有红色太阳纹,月牙纹侧面有红色麦穗状“通天柱”,黑额白眉,粉红色腮膛(《赤桑镇》一剧中为灰瓦色腮膛)。其寓意为黑色表示忠诚,月牙纹表示清正廉洁,太阳纹表示光明正大,“通天柱”及日月纹还表示包公断案白昼断阳,夜晚断阴。

京剧曹操脸谱为“水白整脸”即白底小眼粗短眉,额间点红表示奸雄。而“耿派”曹操脸谱的造型则为白底粗眉大眼,表示曹操除奸诈之外,他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并在一出戏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对于脸谱的勾画前后亦有变化。如在《白逼宫》一剧中,曹操的“三炷香”大白脸初为小眉杏核状圆眼,“三拷吉平”时变为大眉大眼,在额间初露“三炷香”并勾鼻梁;到后来“逼宫”时再加大眼睛,眼梢下垂,加长“三炷香”,鼻梁加“血色”,以现满脸杀气。《游西湖》中贾似道的脸谱变化亦然,且在演到“审鬼”一场时,额间施“灰沥子”以增强阴森恐怖的气氛。清代咸同年间有“陇上伶界泰斗”之誉的李三元(三元官)在兰州与桑旦(即桑大嘴)首次联袂演出《游西湖》,当演到“审鬼”一场时,“贾似道”(三元官饰)升堂后连拍惊堂木厉声高喊“带慧娘!”只见“‘贾似道’双睛突出,下垂眶际,须发戟张,无比狰狞,满堂灯烛亦闪闪作暗淡色,一盆中燃烧酒升许,蓝焰熠熠”,饰演李慧娘的桑旦“目睹此状,觉脑部森森然,几不自持”。因忆未出场时三元官早叮嘱他“汝当放胆勿怯”,遂“始勉强登堂,然应对时终觉口吃不能成语。迄今数十年,演此戏者曷止百千人,而如此老之神威可畏者,固未之见也。”(牛士颖著《陇上优伶志》)由此可见通渭秦腔独特之一斑。

此外,在《武松方腊》一剧中,方腊的脸谱额间所画燃着的白色蜡烛带有烛台,意取“腊”的谐音“蜡”。随着方腊愈战愈败的戏剧情节,蜡烛逐渐缩短且流着蜡泪,直到方腊被俘,蜡烛燃尽而画上灰烬,预示着方腊的灭亡。

在《苟家滩》一剧中,王彦章的脸谱额间画着一只绿色青蛙,红色双目,炯炯有神。暗示王彦章由青蛙转世,善于水战。随着剧情的发展,王彦章战事不利直到被杀。于是,他脸谱额间的青蛙双眸变化由暗淡无神到双目紧闭,预示着其厄运将至。

三星庆寿》与《群仙阵》中南极仙翁的脸谱是用棉花粘贴须眉,以显其童颜鹤发,慈祥福寿之容。

《玉梅桃花》一剧中的北国单于王的脸谱额间画着红色的蟾蜍,以取谐音“单于”之意。

《天门阵》中的孟良脸谱为额间画着一红色葫芦,两腮对称画着红色葫芦,表示孟良擅于用“火葫芦”放火的特长。

《司马貌夜断阴曹》剧中的司马貌的脸谱为钟馗形象。先用棉花粘贴,额间粘贴凸起的蝙蝠,再涂颜色。寓意“钟馗纳福”:一对黑色眼珠贴于颧骨处,随着脸部肌肉的颤动而活动,寓意“明察秋毫”;红色髯口挂于下巴之下以增加脸面的长度;其口中含着一对猪獠牙时而外露、时而缩于口内,伸缩隐现,寓意钟馗“驱邪啖鬼”。

释道神仙人物的脸谱多涂金色,额间嵌“天眼”或画红色“舍利子”,以示其道行法术的“高超”。

《二进宫》中的徐彦昭和《访将》(访袍)中的敬德为“泰山眉”,《八义图》中的屠岸贾为“狼窝子”,《太湖城》中的庆忌为“鹰隼嘴”,《封神榜》中的雷震子为“雷公嘴”即“鸡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它均突显着通渭秦腔戏剧“耿派脸谱”艺术的地方特色,而为观众所称道。

据笔者所知,近70年来,通渭的职业秦腔演员擅于在纸上画脸谱者先后有王耀海、王凤岐、蔺相如、王宗祥等。且有不是伶人而善于画脸谱者如常家河镇的刘尚贤、马营镇的李忠贤等。他们在业余剧团演出时和春节期间“耍社火”时献艺显技,一展身手。他们也是通渭秦腔脸谱艺术不可或缺的传承者。特别称道的是曾从事专业美术工作的刘尚贤先生,自1980年以来,通过走访县内的秦腔老艺人,研究秦腔脸谱艺术。并经广泛搜求,陆续收集了三百多幅脸谱样稿。在此基础上,他不顾自己年事较高且体弱多病,发挥其美术特长,殚精竭虑,构思设计,六历寒暑,绘制秦腔脸谱一百余幅,编辑成帙,行将付梓。如果没有对传统戏剧文化的挚爱之情,要完成《通渭秦腔传统脸谱选辑》巨制是不可能的,尚贤先生此举对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具贡献,值得推崇。只有职业演员和职业美术工作者及民间艺人相结合,才能使通渭秦腔戏剧脸谱这一艺苑奇葩薪火相传,大放异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