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印度法(礼物论)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应用

古典印度法(礼物论)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意——在利用印度法律文献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印度的这些事实都有着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其实,古代印度在被雅利安人侵占之后,立即加倍地成为了一个夸富宴的国家。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在最古老的《吠陀》中留下了一些痕迹。而且这也足够了:史诗和婆罗门教的法律还存在于旧的氛围中,送礼还是必要的,各种物品都有特别的力量,而且属于个人的一部分。婆罗门的财物就是婆罗门自己。

古典印度法(礼物论)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应用

注意——在利用印度法律文献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具有相同权威的各种法典与史诗著作已经被婆罗门编撰过了,而且,我们可以说,这如果不是为了他们自己,那么在他们获得胜利的时代里,至少也是为了他们的利益。[54]它们只是向我们指出了一种法律理论。因此,只有通过努力复原,借助它们所包含的大量坦白,我们才能发现另两个种姓刹帝利和吠舍的法律与经济究竟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描述的“礼物法”(danadharma)理论实际上只适用于婆罗门,而且是以他们要求和接受礼物的方式出现的……他们除了提供他们的宗教服务外,不用还礼,而且,礼物也是应该给他们的。自然,这种给婆罗门送礼的义务就成了许多规范的对象。也许,各种十分不同的关系存在于贵族人士之间、王室之中、许多种姓与种族之内,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之中。我们几乎无法猜测它们是什么,但是这无关紧要。印度的这些事实都有着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其实,古代印度在被雅利安人侵占之后,立即加倍地成为了一个夸富宴的国家。[55]首先,夸富宴还出现在两个非常巨大的群体中,这两个群体过去人数众多,构成了大部分印度人口的基础:阿萨姆部落(藏缅人)和扪达宗部落(澳亚人),我们甚至有理由认定这些部落的传统就是继续存在于婆罗门教背景中的传统。[56]例如,我们可以在不准人在不邀请突然来访的客人的情况下就用餐的规则中,看到一种类似于巴塔克人的好客风俗和其他马来人好客原则的制度的遗迹[57]:“他在吃毒药,他不和他的朋友一起吃。”另一方面,这种制度(如果不是这一类制度)在最古老的《吠陀》中留下了一些痕迹。而且,就像我们在几乎所有印欧世界中所看到的[58],我们有理由相信印度的雅利安人也带有这些痕迹。[59]毫无疑问,这两个潮流在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为与吠陀的后来部分和垦殖印度河与恒河这两条大河流域形成的两大平原同时的时代里汇集在一起。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个潮流相互增强。而且,一旦我们离开了文学的吠陀时代,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理论像这些习俗一样是极其发达的。《摩诃婆罗多》是有关一种巨大的夸富宴的故事;考拉瓦人与般度人进行饮酒比赛;般度人的妹妹与一妻多夫制的妻子黑公主举行的选择未婚夫的比赛。[60]其他一些对这同一种传说循环的复述汇聚在史诗的那些最美的插曲中,如有关那罗与达摩衍蒂的传奇故事就像整部《摩诃婆罗多》一样,叙述了怎样建造与装配一个家、一个举杯对饮的比赛……[61]但是,所有这一切都被叙述的文学与神学的表达方式歪曲了。

此外,我们现在的论证并不要求我们确定这些各种各样的来源和以假说的方式重建整个体系。[62]同样,相关阶级的数量和这一法律体系兴盛的时代,并不需要用一种比较研究来非常明确地确定下来。后来,由于一些在此与我们不相关的理由,除了在婆罗门的帮助下尚起作用外,这一法律体系消失了。但是,我们可以说在6—10个世纪之内,即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3世纪之间,它一直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这也足够了:史诗和婆罗门教的法律还存在于旧的氛围中,送礼还是必要的,各种物品都有特别的力量,而且属于个人的一部分。让我们只限于描述这些社会生活的形式,并且研究它们的根据。简单的描述就会有相当的说服力。

送出的物品在这种生活与其他生活中产生了它的补偿。在此,它自动为送礼人产生了与它相同的东西:[63]它没有丢失,它又产生了出来;人们在这里又找到了增大了的相同物品。送出的食物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又回到送礼人手里的食物;这是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将会发现的相同食物;而且,这还是在他再生的系列中的相同食物:[64]人们送的水、井水与泉水让人解渴;[65]衣服、金子、小阳伞、凉鞋使得人们可以走在燃烧的大地上,在这一世与另一世中再回到你的身边。然而,你送出的并给其他人产生收获的土地,却使得你的利益在这一世、另一世与将来的再生中增加了。“就像月亮一天天地增大一样,土地送上的礼物将一年年地增长(不断地有收获)。”[66]土地产生了收成、年金、税、钱币、家畜。土地送上的礼物通过这些产物让送礼者与收礼人富裕起来。[67]这一套法律-经济神学是通过无限的华丽句子和无以数计的经改写过的集句诗来展开的,而且,各种法典与史诗都对这个主题谈了很多。[68]

此外,土地、食物、人们送出的一切礼物都是人物化的,它们都是人们与之对话的活生生的存在物,而且参与到契约之中。它们要求被给予。过去,土地对太阳英雄罗摩(贾马达格尼的儿子)说话;而且当他听到他的歌声时,他就把全部土地都送给了先知摄摩腾;土地用它的古代语言说道:

接受我吧(收礼人)

把我送出去吧(送礼人)

通过送出我,你就会再次得到我。[69]

而且,它又补充道,这次说的是一种有点平淡的婆罗门教的语言:“在这一世与另一世中,送出去的东西又会再次得到。”一部非常古老的法典[70]安娜(食物神)有以下诗句:

没有把我送给诸神、亡灵及其仆人与主人的人,经过一番准备就吃掉(我),而且在他癫狂的时候,他就服毒,那么我也就吃了他,我就是他的死亡。

但是,对于提供“火祭”、完成了“献祭”,[71]然后才吃饭的人(心满意足地、纯洁地与真诚地),在他喂养了他该喂养的人之后,我会化为精美的食物,让他来享受我。

这牵涉到被共享的食物的本性;不与别人共同分享食物,就是“杀了它的本质”,对于自我与他人来说,就是摧毁了它。这就是婆罗门教有关布施与好客的解释,它既是唯物主义的解释,同时又是唯心主义的解释。[72]创造财富是为了送出财富。如果不存在接受它的婆罗门,那么“富人们的财富就会毫无意义”。[7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掉食物的人杀了食物,而被吃掉的食物则杀了他。[74]

吝啬打断了循环的规律,功德与食物永远是从对方那里再生出来的。[75]

另一方面,婆罗门教在这种交换互动中以及有关偷窃的问题上明确地指出了属人的财物。婆罗门的财物就是婆罗门自己。

婆罗门的母牛,它就是毒药,一条毒蛇。(www.xing528.com)

这是巫师们的《吠陀》指出过的。[76]婆迭衍那的旧法典[77]宣称:“婆罗门的财物杀死了(罪犯)及其儿孙;毒药不是(毒药);“婆罗门的财物(最好)被称为毒药。”它自身就有它自己的惩罚,因为它本身就表示了在婆罗门身上什么是可怕的东西。甚至对婆罗门财产的偷窃举动也没有必要是故意的。对我们的《诗篇》[78]和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摩诃婆罗多》部分篇章的完整“读解”,叙述了亚杜斯国王尼尔伽怎样因为手下人的错误把一头属于一个婆罗门的母牛送给了另一个婆罗门而被变成一只蜥蜴。真诚地收下它的人是不愿意交还它的,即使是用其他十万头母牛来换也不愿意;它属于他的家庭,它是他自身的一部分:

它适应了地点与时间,它是一头好奶牛,既安静又忠实。它的奶甜甜的,它是我家中珍贵的与永久的东西(第3466诗行)。

它(这头母牛)喂养了我的一个小孩,他体弱又断了奶。我无法把它送人(第3467诗行)……

失去这头母牛的人不会接受其他母牛。它是两个婆罗门的财产,这是不可改变的。在遭到这两位婆罗门的拒绝之后,这位不幸的国王因为这头母牛带有的诅咒而中魔几千年。[79]

礼物与送礼人,财产与财主之间的联系在有关以母牛为礼物的诸规则中比在任何地方都更加密切。[80]它们都是有名的。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吃大麦与牛粪,以大地为床,法王坚战[81]这个史诗中的主要英雄,成了王中王(taureau)。在三天三夜中,母牛的所有者模仿它,并注意“母牛的心愿”。[82]他在三天中的一个夜里只喝“母牛的汁”:水、牛粪、牛尿。(命运女神就在牛尿之中。)在三天中的一个晚上,他像母牛一样与它们一起睡在地上,而且,评注者还补充道:“不搔痒、不为臭虫而担心”,这样他就“一心一意地认同了它们”。[83]当他走进牛栏之中时,他用神圣的名字来称呼它们,[84]他又补充道:“母牛是我的母亲,王中王是我的父亲,等等。”它在送礼行为中会重复第一个惯用语。而且,这就是转让的庄严时刻。在赞美一番母牛之后,收礼人会说:

你是这些母牛之一,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成了你的奶汁,把你送出去,我也就把我自己送出去了(第3676诗行)。[85]

而且,收礼者在收礼(拿来)时[86]说:

在想象中被转变(被转让),在想象中被接收,让我们两个相互荣耀,你有着月亮般的(Soma)与太阳般的(Ugra)光彩(第3677诗行)。[87]

婆罗门法的其他一些原则特别让我们想起了某些我们描述过的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与美洲人的习俗。奇怪的是,他们接受礼物的方式是相似的。婆罗门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傲慢。首先,无论如何,他拒绝与交易发生任何关系,甚至他不应该接受任何交易物。[88]在一个有着城市、市场、金钱的国家经济中,婆罗门依然执着于古代印度-伊朗的牧羊人的经济与道德,以及大平原上的异族农民或土著农民的经济。他甚至还保持着贵族的高尚态度,[89]别人越是善待他,他越是受到伤害。[90]《摩诃婆罗多》的两个“读解”叙述了七位伟大的先知及其部队在发生饥荒的时候前去吃国王斯比的儿子的身体,怎样拒绝大批礼物,甚至是湿雅·沃萨达哈国王送给他们的金无花果。他们是这样回答他的:

噢,国王,一开始从国王们那里收下的是蜂蜜,到头来却是毒药。(第4459诗行=读解93,第34诗行)

随后而来的是两串诅咒。这整个理论甚至十分滑稽。这整个靠礼物生活的种姓竟要求拒绝它们。[91]然后,它让步了,接受了别人自愿提供的礼物。[92]然后,它列出了一长串的人们可以从那里接受礼物的送礼人、地点与物品[93]的名单,[94]一直到在饥荒时可以接受任何礼物,[95]只要作一点点补偿就可以了。[96]

这就是说,礼物在送礼者与收礼人之间确立的联系对双方来说都是十分强有力的。就像在我们以前研究过的所有礼物体系中一样,送礼者与收礼人是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收礼人处于依附于送礼者的境况中。[97]这就是为什么婆罗门不应该“收礼”,甚至不要向国王提出这种要求。如果他没有收礼,那么他就比国王优越,成了万神之神。另一方面,对于国王来说,如何送礼是与他送出的礼物同样重要的。[98]

因此,礼物同时既是必须送出的物品、必须收下的物品,又是拿下有危险的物品。送出的物品本身形成了一种双边的与不可改变的联系,尤其是当这是一个食物礼品时。收礼人面对送礼者的怒火会屈服[99],而且,甚至双方都依赖于对方。人们还不应该在他的敌人那里吃饭。[100]所有各种各样的古代预防措施都被采用过。有关这个论题的各种法典与史诗认为(印度的文人们深知其中奥义),礼物、送礼者与送出物品都是需要相对地来考察的术语,[101]经过严格认真的考察,在如何送礼与收礼的方式上没有任何差错。这一切都是礼节方面的事;这不像在市场上,人们其实是付出价钱,然后拿走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无关紧要的。[102]契约、联姻、财物转让,这些转让过的财物在送礼者与收礼人之间确立的联系,所有这一切,这种经济道德都要考虑。订约者的本性与意图、送出物品的本性是密不可分的。[103]有位律法诗人很好地表达了我们想要描述的内容:

这里只有一个(朝一边转的)轮子。[1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