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核潜艇研究的艰苦历程

中国核潜艇研究的艰苦历程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开始核动力潜艇研究时,某原子能研究所所掌握的核潜艇资料几乎为零。参加此项工作的工人师傅硬是迎着困难完成了全部核潜艇所用的元件。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将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了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54年,美国第一艘也是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了。1959年,美国的第一艘弹道导弹型核潜艇也研制成功了。

中国核潜艇研究的艰苦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条战线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为了使人民解放军在未来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及时指示:“在壮大陆军的基础上,加强海军空军二炮部队的建设。”当时还很弱小的海军,为了能够迅速建设成为一支海上突击力量,迫切要求各种类型齐全的武器装备补入。

建造核潜艇的设想便在当时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的状况下酝酿着。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第一次庄严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1958年10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就指示当时以某原子能研究所为主,开始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开发研究工作。但由于人才奇缺,除了少数几个人懂得核科学之外,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对核的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当时世界上也只有美苏两国拥有核潜艇,为了不至于使中国成为其军事上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都对中国封锁资料。我们曾向前苏联提出给予帮助的请求,而当时的前苏联领导人却说,可以提供帮助,但要组建联合舰队

在开始核动力潜艇研究时,某原子能研究所所掌握的核潜艇资料几乎为零。同时,国内当时也没有计算机等多功能计算工具和先进的测量仪表,一切只能上法上马,在这种条件下开始核动力的研究工作,成功性极为渺茫,难怪中国核潜艇下水的消息报道后,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军事界、政治界、科技界、新闻舆论界都认为这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谜。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们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在某原子能研究所的李毅、孟戈非、连培生的带领下,只凭国外新闻报道中的只言片语和几个了解核科学的人所掌握的核反应原理便投入了这场高难度的工作中去了。

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建成具有大的续航力、高的推进功率、有着战略威慑力的核动力推进潜艇。当时,某原子能研究所组成的核动力研究室的成员大都是刚刚从大学物理、化学、锅炉数学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核动力设计工作不很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们的艰辛探索下,对反应堆的类型、功率匹配以及动力传动方式方面都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随后,核反应堆的总体方案和运行参数也确定下来了。

接着便开始了紧张的总体和具体布置工作。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就曾知晓,某国核动力船舶的设计方案中核反应堆第一回路采用200个大气压作为选定压力,按理,这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是彭士禄还是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重新画曲线列算式,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选用200个大气压,则会引起临界热流太低,可能会烧坏元件,甚至还会发生不可估计的大事故。是认定自己的结果还是盲从于国外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彭士禄经过多次重新计算,毫不含糊地指200个大气压作为一回路选定气压是错误的。他认为,根据工程热力学的理论,70~90个大气压的临界热流最大,但是为了安全,不可取最佳值,在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安全系数之后,应取XXX值作为第一回路的选定压力值。

初露头角的潜艇核动力方案设计,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核动力潜艇工程只能忍痛下马了,剩下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核动力研究室在工程下马之后,他们仍然没有停止对核动力潜艇孜孜不倦的探索。总设计师彭士禄想了一个办法,由他本人和曹铎、蒋滨森等几个了解核动力专家给全研究室开了五门课——反应堆物理、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结构以及动力装置。(www.xing528.com)

50人就在这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边学边干开了。这期间,他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还完成了各种可行性论证。之后,他们一行几百人于1965年来到四川青衣江畔一块未经开发的地区建造了一个与艇上大小、结构等实际情况一样的陆地模式堆,在陆基核反应堆上作了各种工况和负荷试验,同时为了实战要求,潜艇核动力设计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曾在反应堆冷热以及严重倾斜状态下进行了上千次试验,以确保核潜艇实战要求核反应堆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的功率变化的需求。

同时,为核潜艇生产配套元件的厂家也面临着一系列考验,比如反应堆一回路主泵的电机定子必须全密封,主泵还要求双转速,而设计人员当时仅从国外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张整体外形照片,设计人员只得会同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讨论研究,终于造出了一台中国式的全密封的,而且噪音小、性能先进的主泵。参加此项工作的工人师傅硬是迎着困难完成了全部核潜艇所用的元件。

1970年4月18日,核潜艇陆基模式堆的安装工作完成了,5月1日开始试车,7月30日试验达到满功率运行,12月26日,中国海军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终于像巨鲸一样下水了。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将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了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美国于1945年12月13日正式提出了原子能的作用将是“转动世界上的车轮和推进世界的船舶”,1946年6月底委派海军上校海曼·里科费带领他的实验动力反应堆海军小组开始了核动力潜艇的研究工作。1954年,美国第一艘也是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了。1959年,美国的第一艘弹道导弹型核潜艇也研制成功了。20世纪70年代初,号称“当代潜艇之王”的美国第4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三叉戟”号下水了,“三叉戟”核潜艇外形似一枚狭长的鱼雷,全长170.7米,艇宽12.8米,水下排水量18700吨,是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的五倍,据外刊估计,“三叉朝”潜艇可能采用透平驱动可变速的电机推进,从而取消了变速齿轮箱的巨大噪音,因而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此外,“三叉朝”核潜艇还装有球形基阵的综合雷达,它能同时向球形方位发出波束,大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功率。更为特殊的是,“三叉戟”核潜艇带有“魔士”装置,一旦“三叉戟”核潜艇遭猎潜武器追击,受操纵的“魔士”就可离开“三叉朝”本体,高速穿行于水下,同时还不断发射出虚假的螺旋桨噪音,巧妙地引诱追踪的舰艇和反潜飞机,从而使本体逃出被追的险境。

前苏联海军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1954年开始的,其攻击型核潜艇的第一代为1958年建成的“W”级核潜艇,其技术水平与美国的“鹦鹉螺”级相当。1958年至1963年之间,前苏联共建成了9艘H级核潜艇。1980年9月,前苏联建成了当今最大的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该艇长180米,宽24米,水下排水量3万吨,航速可达30节,携带射程为4200海里的战略导弹20枚。

此外,英国、法国也有核潜艇,但其性能均未超过美苏两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