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及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及导读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哥达纲领批判》,即是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清算。党纲为“哥达纲领”,号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内核却是地道的“拉萨尔主义”。或因如此,《哥达纲领批判》在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主导下按下不表,只在党内小范围传阅。直到1891 年,在恩格斯的坚持下,此时“反社会党人法”已经不存在,1875 年5 月马克思写就的这份《哥达纲领批判》,才终于公开问世。

《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及导读

一部《哥达纲领批判》,即是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清算。思想如水流,清兮可濯缨,浊兮可濯足。对一切思想者,我们应当保有足够的敬意;对那些不谋己利而心怀劳苦大众的思想者,我们应当致以布尔什维克的敬礼。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拉萨尔,甚或是他们的后继者,譬如威廉·李卜克内西、奥古斯都·倍倍尔,甚或是罗莎·卢森堡、列宁、考茨基、伯恩斯坦……这些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先辈,对于今天的我们,可能不过只是一个名字,或者熟悉,或者陌生。但是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各自的人生之旅中,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曾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贴上一个对与错的标签不难,难的是从时光的缝隙中,作为后生的我们,窥见了一条什么样的思想地平线?

马克思与拉萨尔,并非天然的思想敌对。拉萨尔与马克思的关系,比蒲鲁东或巴枯宁与马克思的关系要更温情一些,更平和一些,虽然,也免不了分歧。两人从思想到生活,风格迥异。马克思是一团烈火,唯有恩格斯清凉似水,方能相容。拉萨尔自有雄心壮志,兼之风流倜傥,屈居人下非其所愿,心底深处总存一丝幻想,并且为了这一丝幻想孤勇前行,这一点无论是从他创建“全德工人联合会”,还是为了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的离婚诉讼案持久战斗,乃至最后为情决斗而逝,都可以看出,拉萨尔,其实是德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堂·吉诃德。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生,然而,他亦值得德国人民铭记,值得载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史册

1875 年,光绪元年,哥达合并大会召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前身,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决意联合起来,组成新的统一的德国工人运动政治力量: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党纲为“哥达纲领”,号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内核却是地道的“拉萨尔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阅此“哥达纲领”之后,心痛悲愤,恩格斯在1875 年3 月18 日致倍倍尔的信中说到,这个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是应当加以批判的”[1],马克思则写了一封长信和一篇长篇点评,即为《哥达纲领批判》。(www.xing528.com)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在普法战争取得胜利后,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并开启了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之旅。这一社会转型,既培育了德国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同时也为德国工人阶级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时代机缘。哥达合并大会势在必行,现在回过头来看,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这一战斗策略实在是时也势也,恰逢其时,决策正确。或因如此,《哥达纲领批判》在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主导下按下不表,只在党内小范围传阅。1878 年帝国议会通过了“反社会党人法”,恶劣的国内政治环境下,此时把“伦敦老人”的反调公开,实在不宜。直到1891 年,在恩格斯的坚持下,此时“反社会党人法”已经不存在,1875 年5 月马克思写就的这份《哥达纲领批判》,才终于公开问世。马克思的心声:“我已经说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2],不得不说出的对党的纲领的批评性意见,终被世人所聆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