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权利保障呼吁:引导流动时期的典学集

权利保障呼吁:引导流动时期的典学集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在数量上出现了迅猛上升的发展态势(见表4)。《人民日报》2003年11月10日第13版《惊动总理的民工欠薪》一文记叙了温家宝为重庆农民熊德明一家追讨工钱的事情,这一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的关注。在《人民日报》这时期的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报道最多的是农民工的经济权益的保障与维护。

权利保障呼吁:引导流动时期的典学集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提出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规定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符合相关条件的农村人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解决农民进城问题。

这一时期,国家取消了原来针对民工的有关限制性政策,专门针对农民进城就业需要办理的一系列证卡已开始逐步取消,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向农民工开放,对农民工的流动改变了以往以堵为主的控制方式,转而采取以疏为主的引导措施。《人民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在数量上出现了迅猛上升的发展态势(见表4)。

表4 2001—2011年《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数量统计

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农民工报道在报道政策的同时,开始更多关注农民工的生存情况,包括欠薪、工伤事故和子女的教育等问题,对农民工的权益维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www.xing528.com)

在这一时期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影响最大的是对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农民工讨薪的报道。《人民日报》2003年11月10日第13版《惊动总理的民工欠薪》一文记叙了温家宝为重庆农民熊德明一家追讨工钱的事情,这一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的关注。此事见诸报端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并推动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政策措施的出台。

农民工的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在《人民日报》这时期的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报道最多的是农民工的经济权益的保障与维护。在农民工经济权益的维护报道中,除了报道农民工的欠薪问题之外,农民工的劳动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是报道的一个着力点。在农民工文化教育的权益维护上,关注点则放在了农民工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和文化生活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开始转型,社会和企业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让他们更高效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成为了农民工报道的又一重要话题。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为此,《人民日报》加大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报道,并刊发了一些优秀农民工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的事迹。

农民工的各种权益维护问题是这时期《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重点。除此之外,还对每年的农民工春运、农民工的农村土地流转、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怀、民工潮、民工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