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法行政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依法行政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机关能否坚持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意志能否实现,这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再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一个强有力的标杆。1689 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开启了英国由普通法院并适用普通法审理行政案件的传统,建立起了近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是现代行政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之一。

依法行政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行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深,我党在 2006 年召开的十六大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若干重大问题。这既是针对当今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尤其是对我们党执政规律、执政方式、执政能力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在发展,关键在法治。发展是基础,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了发展,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毫无意义。但是,在发展各项事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没有法治的保障,那么社会的发展就步履维艰。因此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就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曾说过:“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依法妥协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多样性、多发性的特点,例如在城镇化过程中,损害部分农民的利益现象时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城市拆迁时常出现居民拒拆,甚至出现“以命保楼”的情况等等。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有些政府部门、执法人员不严格依法办事,甚至出现暴力执法的行为也是存在的,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以此下去严重损害我党的形象,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格依法执政,自觉地把依法行政作为衡量执法行为的标杆、作为工作一个重要准则。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处理各种矛盾,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合法利益作为合理行政的出发点,增强每个公民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自觉性,从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决定了必须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依法行政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政府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的程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代表者。行政机关能否坚持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意志能否实现,这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 80%的法律都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执行,这些法律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主要执行者,能否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能够实现、能否得到保障。另外,尽管一部法律制定得相当完备,也能切实关乎老百姓的利益,如果执法部门不能自觉的按章办事、严格执法,那么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就成了一纸空谈,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权威性和威严性。再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一个强有力的标杆。1689 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开启了英国由普通法院并适用普通法审理行政案件的传统,建立起了近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到了 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分权与制衡”“民主与法治”等一系列政治主张,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787 年美国宪法的颁布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从权力支配法律到法律支配权力的转换过程。依法行政作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对政府来说,不仅是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更是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依法行政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是现代行政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之一。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已经成为各国亟待研究的内容,政府行为法律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管理水平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