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科幻产业:科普开创新市场和应用场景

北京科幻产业:科普开创新市场和应用场景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普能够为科幻尤其是“硬科幻”拓展新的市场、提供新的应用场景。加强科普成为促进科幻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另一方面,科普能够带动更多“硬科幻”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带动青少年科幻作品的品质提升,促进科幻线下消费场景的创新,为科幻产品和项目开辟新的市场和应用场景。科普能够将“科学性”更好地转化和应用到科幻领域,从生产源头上有力促进科幻创作,引导科幻的发展方向。

北京科幻产业:科普开创新市场和应用场景

科幻作品的消费群体比较大众化,青少年占其中的主要比例。青少年群体同时又是科普的重要对象。科普能够为科幻尤其是“硬科幻”拓展新的市场、提供新的应用场景。

在科幻阅读市场,当当网2020年童书销量TOP10中,科幻类图书占比将近一半,比如“神奇校车”系列、“银火箭少年科幻系列”等;在科幻影视尤其是国产科幻影视市场,科幻作品的科学严谨度较低,虽以“科幻”为标签,实则缺少科学逻辑、充斥着大量魔幻和玄幻情节的作品比比皆是,而少量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科幻电影,虽然具有科普性,但因为故事性和趣味性不足,无论是票房和口碑又都差强人意;而在科幻主题乐园、会展和演出市场方面,娱乐性大于科学性、奇幻感大于科技感的问题比较明显,科学和科普元素的融入和应用程度较低。旺盛的市场需求因优质作品不足形成巨大缺口,限制了科幻文化的健康发展。

加强科普成为促进科幻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一方面,科普能够提升消费群体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幻辨识度,培养和引导公众的科幻消费习惯,催生更多具有科学严谨性和科幻艺术魅力的优质作品。另一方面,科普能够带动更多“硬科幻”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带动青少年科幻作品的品质提升,促进科幻线下消费场景的创新,为科幻产品和项目开辟新的市场和应用场景。(www.xing528.com)

此外,优质的科幻作品对创作者要求较高。创作者只有具备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在科幻叙事中游刃有余地进行科技想象、构建科技场景。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身兼科普和科幻创作双重身份的作家非常常见。科普的加强,不仅能够增强作家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储备,为科幻创作者提供新的科学理念、科学思想和创作灵感,提升科幻创作能力,还能吸引其他领域的创作者加入科幻创作阵营中。科普能够将“科学性”更好地转化和应用到科幻领域,从生产源头上有力促进科幻创作,引导科幻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战略带动下,科幻和科普相互融合、彼此赋能,创新出科普型科幻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发展成为培养公众科学精神、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提升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