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陈佩芬青铜器论集》成果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陈佩芬青铜器论集》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國的其他地區,青銅時代還處在史前原始公社的後期。除了生産工具和武器外,中國青銅時代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是大量生産青銅禮器。中國青銅時代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區域内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頗爲發達的青銅文化,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已進入青銅時代,或者受到深刻的影響。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陈佩芬青铜器论集》成果

青銅時代是考古學範疇的名稱,指以青銅作爲鑄造工具、武器和用具的重要原料這一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世界範圍内大約爲公元前4000 年到公元前1000 年,在古代文明發達的國家,青銅時代和奴隸社會形態相適應,如埃及、愛琴海世界、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等。在中國的其他地區,青銅時代還處在史前原始公社的後期。在周邊的游牧部落也是如此。

中國青銅時代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開始直到公元前五世紀止,大體上經歷了一千五百年歷史。西周晚期和春秋時代都發現過鐵兵器和鐵工具,當時可能已是青銅時代向鐵器時代漸進的過渡時期,典型的中國青銅時代大約發展到西周爲止,公元前五世紀之後屬於早期鐵器時代,當時處於社會發展時期,青銅器的發展進入繁盛的新時期,這是中國鐵器時代非常特殊的歷史現象。

中國青銅時代和其他文明古國的歷史背景相似,處於奴隸制社會形態,銅、錫、鉛礦的開采、冶煉和青銅器的鑄造都使用奴隸勞動。鑄造青銅器的工場,爲官有的機構,由工官和各監造官員監督生産。

青銅兵器的生産非常發達,史籍中有若干夏代鑄銅和“以銅爲兵”的記載,在夏代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已發現青銅鑄造的戈和戚。商、周兩代的兵器工業極爲發達,安陽殷墟侯家莊1004 號大墓出土青銅矛731 件、戈72 件、青銅盔不少於141 件。青銅兵器發現的數量之多,簡直難以統計。古代文明的直接創造者是奴隸,掠奪奴隸的戰爭經常發生,軍隊需要裝備大量的兵器,戎事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青銅兵器的生産至爲重要。商周青銅兵器戈、矛、戟、刀、劍、鉞、戚、矢鏃,大部分是長兵,只有劍和部分短柄刀是短兵,鉞是刑具。每一類兵器都有它發展、改進和變化的過程,兵器方面的青銅合金配比及鑄造工藝是冶金史上重要的研究對象。

和世界各地的青銅時代使用以青銅爲原料的生産工具和武器一樣,中國青銅時代也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和武器,但青銅工具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農具,包括起土、鬆土、鋤草和收割的農具,但是還有一定數量的石器農具。手工業工具以青銅爲主,當時的工業已有比較明確的分工,各種工具相當齊備。(www.xing528.com)

除了生産工具和武器外,中國青銅時代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是大量生産青銅禮器。青銅禮器的品種非常多,爲各級貴族的宗廟和宫室中不可缺少的道具和用具。貴族按其等級使用組合不同、數量各異的青銅器。而且,商周時期采用厚葬制度,青銅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隨葬品,最少一兩件,稍多者幾件到十幾件,地位甚高者有幾十件。至於王室墓葬如殷墟婦好墓,隨葬的青銅禮器達二百一十件。商代已能鑄造大型的青銅禮器,如司母戊鼎重832.84 千克。到西周時代,青銅禮器的組合更加規範化,出現許多雄偉的青銅器,如大盂鼎、大克鼎、師鼎、五耳大鼎、虢季子白盤等,青銅樂器如編鐘的鑄造也大大地發展起來。西周中期一個名爲的貴族所擁有的編鐘竟有四組之多。

中國青銅時代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區域内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頗爲發達的青銅文化,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已進入青銅時代,或者受到深刻的影響。周邊部族的青銅文化,具有自己的面貌和特色,他們也引進和接受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諸如吴越文化、揚越文化、巴蜀文化、匈奴文化和鮮卑文化等。華北和中原地區的青銅文化也和他們有某些程度的交流。

考古資料發現,從商代開始,人們已經知道用隕鐵來鑄造兵器,這是一種銅鐵合鑄的兵器,如鐵刃銅鉞、鐵刃銅戈,鋒刃部分用隕鐵鑄造,裝秘的部分用銅澆鑄。方法是先鍛造鋒刃部分,然後安置在戈範内,灌注銅液,使之包鑄在一起。這種隕鐵與銅合鑄的兵器,商和西周都有,不過没有普遍意義,因爲只是個别現象。到西周晚期,可能對冶鐵有某種程度的瞭解。近來發現山西曲沃晉侯蘇墓中出土的青銅編鐘,銘文三百多字,全部用極其鋭利的鋒刃器刻鑿而成,字口峻深。硬度很高的錫青銅遠遠不能刻鑿青銅樂器上的文字,因此除了用鐵鑄的鋒刃器以外,没有其他的可能。春秋時代,已經有了經過鍛打的鐵刃銅鉞,鐵兵的生産,逐漸地擴展開來,可以認爲在生産技術上,春秋時代是由銅到鐵的過渡時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