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涉外接待礼仪规范的介绍

涉外接待礼仪规范的介绍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涉外接待的基本礼仪包括迎送、会见与会谈礼仪、宴请与陪同礼仪,交际中必须重视交际对象的特殊性,应掌握如下交往礼仪。(一)涉外迎送礼仪迎来送往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社交礼节,是涉外礼仪中首尾两个关键环节。精心安排的迎送仪式应对不同身份外宾表示相应的尊重,以加深双方的友谊与合作。中国统称为会见、接见和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接见一方应尽早给予回复,约妥时间。

涉外接待礼仪规范的介绍

涉外接待的基本礼仪包括迎送、会见与会谈礼仪、宴请与陪同礼仪,交际中必须重视交际对象的特殊性,应掌握如下交往礼仪。

(一)涉外迎送礼仪

迎来送往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社交礼节,是涉外礼仪中首尾两个关键环节。精心安排的迎送仪式应对不同身份外宾表示相应的尊重,以加深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视其身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

1.迎送的安排

迎送活动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档次:一是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这主要适用于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方高级领导人的访问,以示对他们访问的欢迎与重视;二是一般迎送,适用于一般来访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的来访,还是长期在我国的外交使节、常驻我国的外国人士、专家学者等,当他们到任或是离任时,都可以安排相应的人员前往迎送,以示尊重与友谊。

2.确定迎送规格

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问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主要迎送人通常要同来宾的身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国家体制不同,当事人年高不便出面,临时身体不适或不在当地),不可能完全对等。遇此情况,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士或由副职出面。总之,主人身份总要与客人相差不大,以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迎送规格通常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隆重迎送,一般适用于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重要的官方代表团来访。讲究规范性和严肃性,并遵从一般的国际惯例。

(2)一般迎送,适用于一般人员或代表团。对一般迎送不能随便应付、马虎从事,而应该本着热情真诚的态度。

(3)私人性质的迎送,迎送安排可视彼此的关系适当调整,但不意味着可以不讲礼貌,随随便便。

3.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

迎送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来宾乘坐飞机(火车船舶)的抵离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迎接人员应在飞机(火车、船舶)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码头)。送行则应在客人登机之前抵达(离去时如有欢送仪式,则应在仪式开始之前到达),如客人乘坐班机离开,应通知其按航空公司规定时间抵达机场办理有关手续(身份高的客人,可由接待人员提前前往代办手续)。

4.献花

如果安排献花,须用鲜花,并注意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等。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者送一两枝名贵的兰花玫瑰花等。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有的国家由女主人向女宾献花。

5.介绍

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互相介绍。通常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可由礼宾交际工作人员或其他接待人员介绍,也可以由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介绍。客人初到,一般较拘谨,主人宜主动与客人寒暄。

6.陪车

客人抵达后,从机场到住地,以及访问结束,由住地到机场,有的安排主人陪同乘车,也有不陪同乘车的。如果主人陪车,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是三排座的轿车,译员坐在主人前面的加座上;如是两排座,译员坐在司机旁边。上车时,最好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遇客人先上车,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则不必请客人挪动位置。

7.迎送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迎送中一些具体事项需要引起注意,主要包括:

(1)迎送身份高的客人,要事先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2)安排车辆,预订房间,如有条件,在客人到达之前将住房和乘车号码通知客人。如果做不到,可印好住房、乘车表,或打好卡片,在客人刚到达时,及时发到每个人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这既可避免混乱,又可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3)指派专人协助办理出入境手续及机票(车、船票)和行李提取或托运手续等事宜。重要代表团,人数众多,行李也多,应将主要客人的行李先取出(最好请对方派人配合,及时送往住地,以便更衣)。

(4)客人抵达住处后,一般不要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作休息,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

(5)送别外宾亦应考虑周全,大体上要依照迎候的规格来确定送别的规格,主要迎候人应参加送别活动,送行人员可前往外宾住宿处,陪同外宾一同前往机场、码头或车站,亦可直接前往机场、码头或车站恭候外宾,必要时可在贵宾室与外宾稍叙友谊,或举行专门的欢送仪式。

(二)涉外会见与会谈礼仪

会见,国际上一般称接见或拜会,是国际公共关系的重要方式。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称为接见或召见;凡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或是客人会见主人,称为拜会或拜见。中国统称为会见、接见和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

会见就其内容来说,有礼节性的、政治性的和事务性的,或兼而有之。礼节性的会见时间较短,话题较为广泛。政治性会见一般涉及双边关系、国际局势等重大问题。事务性会见则有一般外交交涉、业务商谈等。一般说来,礼节性拜会,即身份低者拜见身份高者,来访者拜见东道主,拜会的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左右即可告辞,除非主人特意挽留。

会谈是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涉外商务会谈,具体指交易的双方,就具体业务通过商量,彼此就自己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进行切磋,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双赢的方案。会见多是礼节性的,会谈多为解决实质性问题,内容较为正式,政策性或专业性较强。

1.会见与会谈程序

在涉外活动中,无论是正式访问、谈判,还是礼节性拜访,都要安排会见和会谈。会见与会谈作为涉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边关系发展、双方的交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时间

东道主和来访者都可以提出会见与会谈的时间。会见与会谈要在双方协商确定都认为合适的时间进行,无故拖延或置之不理是不妥和没有礼貌的。会见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来访者抵达的第二天或举行欢迎宴会之前。会见的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2)地点(www.xing528.com)

高层领导的会见与会谈通常安排在重要建筑物的宽敞的会客厅内进行。一般会见与会谈的地点多安排在客人住地的会客厅、会议室或办公室,也可在国宾馆等正式的会客场所。

(3)人员

作为来访者,应提出会见要求,应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会见什么人、会见的目的告知对方。接见一方应尽早给予回复,约妥时间。作为接见一方的安排者,还应主动将会见(会谈)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

会见来访者,一般情况下应遵循“对等”的原则,但有时由于业务的需要,上级领导或下级人士也可会见来访者,但参加的人员不宜过多。

会谈的人员应慎重选择,会谈专业性强,一方面要求有专业特长,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专业互补和群体智慧。会谈人员既要懂得政策法律,又要能言善辩,善于交际,应变能力强,并确定主谈人和首席代表。

2.会见与会谈座次安排

(1)会见座次安排

会见时座位的安排必须依据参加会见人数的多少、房间的大小与形状、房门的位置等情况来确定。座位安排宾主各坐一边,也有穿插坐在一起的,通常的安排是将主宾席、主人席安排在面对正门的位置,客人坐在主人右边。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人、主宾两侧就座。翻译和记录安排坐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座位不够时可在后排加座。

(2)会谈座次安排

涉外双边会谈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但有的国家也让译员坐在后面,如会谈人数较少,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

如会谈长桌一端正对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形、方形等。小范围会谈,有时只设沙发,座次按会见座次安排。

3.会见与会谈礼仪要求

(1)主办方提前到达会见与会谈场所,客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迎候或由专门工作人员迎接问候,并同客人一一握手,宾主相互介绍双方参加会见的人员。

(2)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引宾入座。主人主动发言,营造良好气氛。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交谈。会见与会谈时应备茶点招待客人。

(3)高层之间的会见与会谈,除陪同人员和必要的记录员、翻译员外,其他人员均应退出。主人与主宾交谈时,旁人不可随意插话,外人也不可随意出入。

(4)会见与会谈结束,主人应送至车前或在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如需合影,应事先排好合影图,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男主宾在主人右边,主宾夫人在主人左边,主客双方间隔排列。不要把客人安排在靠边的位置,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三)涉外宴请与陪同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用餐的问题尽管极其普通,但又十分重要,特别是接风宴请和答谢宴请,二者往往是涉外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宴请外宾时,如果对用餐的问题考虑不周,就会令对方产生不满。

1.涉外宴请

涉外人员在以东道主的身份设宴款待外国人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菜单的选定、就餐的方式、宴会的位次、用餐的环境等。具体内容可参照本篇第四章“宴会宴请礼仪”一节。

2.涉外陪同礼仪

接待外宾来访,通常会安排陪同参观游览,通过陪同参观,可以加深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促进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项目的选定

依照“主随客意”的原则,根据访问目的、性质以及客人的意愿与兴趣,选择当地有特色、令客人满意的游览项目。对于外国的大财团、大企业家,一般应安排参观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经济开放区、重点招商项目。对于一般企业家、商人和有关人员可安排参观与其有关的部门、单位,同时安排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游览项目。

(2)安排布置

参观项目确定之后,应作出详细计划和日程,包括参观的过程、路线、时间安排、交通工具等,并及时通知有关接待单位和人员,以便各方密切配合。

(3)陪同人员安排

按国际交往礼节,外宾前往参观时,一般都有相应身份的人员陪同,如有身份高的主人陪同,应提前通知对方。根据需要,安排翻译、解说、导游人员以及必要的工作人员。参观过程中,客人问话要有礼貌地回答,陪同人员不得中途离去,更不能不辞而别。

(4)介绍情况

陪同人员或被参观的单位,应对被参观事项一一向外宾介绍。参观项目概况尽可能事先发送书面材料,节约参观介绍时间,让客人尽可能多地实地参观。陪同人员要了解外宾要求,对外宾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所准备,不要一问三不知。介绍情况时要实事求是,但对一些重要细节及关键问题要遵循保密制度。面对外宾的提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回答。

(5)摄影

通常可以参观的地方都允许摄影。遇到不让摄影的项目,应先向来宾说明,并在现场设置外文的说明标志。

(6)用餐安排

参观地点远,或是外出游览,要考虑用餐时间和地点,如果郊游,则应准备食品、饮料、餐具等。有的地方还要预订休息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