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涉外礼仪:含义、规范与培训研究

涉外礼仪:含义、规范与培训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涉外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自身言谈行为的模式和思维衍演的方式达成的一套社会协议和共识,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言行及仪式的标准。涉外礼仪,也叫作外事礼仪,它是经过长期的国际往来活动,逐渐发展演变成的一种外事礼仪规范制度;它是人们在对外交际活动中,用以维护自我形象,同时用来对外国友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的惯例和形式。究其根本,涉外礼仪是代表国家、民族、所在学校的尊严。

涉外礼仪:含义、规范与培训研究

(一)涉外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自身言谈行为的模式和思维衍演的方式达成的一套社会协议和共识,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言行及仪式的标准。涉外礼仪,也叫作外事礼仪,它是经过长期的国际往来活动,逐渐发展演变成的一种外事礼仪规范制度;它是人们在对外交际活动中,用以维护自我形象,同时用来对外国友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的惯例和形式。

涉外礼仪的本质特点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其依据方面。究其根本,涉外礼仪是代表国家、民族、所在学校尊严。国家是每个从事涉外活动个人的背景,作为一名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他所考虑的国际间关系必须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前提,所有的涉外活动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涉外礼仪成为国家外交的重要方面,体现并渗透在各种外事活动之中。

(二)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外商进入国内市场的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经商、旅游的也日渐增加。因此,涉外礼仪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介绍10项应当遵守的原则:

1.个人形象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应对个人形象倍加关注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仪容—指一个人的形体外观。要注意仪容,就要做到仪容美,通常要求男子不蓄须,不使鼻毛、耳毛外露,不留长发;女子不剃光头,不宜妆容过于浓重;任何人不宜刺字、纹身。

(2)表情—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神、笑容及其面部肌肉的综合运动等。最适当的表情应当是亲切、热情、友好、自然的表情过度夸张或过于沉重,抑或无任何表情都是不应该的。

(3)举止—指一个人的肢体动作,在心理学上称为“形体语言”。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举止,如不要当众擤鼻涕、挖耳孔、剔牙齿,就座后不要高跷“二郎腿”或脚尖、鞋底直对他人抖动不止,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4)服饰—指一个人在服饰上的选择,不仅体现其自身的品位,也充分反映其个人的修养。如一名男子身着西服套装,上衣左袖口上的商标必须拆掉,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他缺乏教养,品位不高。

(5)谈吐—指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谈吐传达其思想、情感,表达对交往对象的态度。在与外国朋友交谈时,要自觉地调低音量,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切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要给对方留有充分地发表意见的机会。

2.不卑不亢原则

这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里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民族,代表着所在的单位。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既不应畏惧自卑,要以自尊、自重、自爱和自信为基础,表现得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也不应高傲自大、盛气凌人,孤芳自赏,目空一切。

3.求同存异原则

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这种差异,要遵守“求同存异”原则。“求同”就是要遵守礼仪的“共性”;“存异”则是不可忽略礼仪的“个性”。

4.入乡随俗原则

它的含意主要是在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参观、访问、旅游的时候,要对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加以认真的了解和尊重。古人早就要求人们要“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其意就是要充分了解交往对象的相关习俗。比如,准备前往德国参观访问,就应当事前了解德国人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这样,在与德国人交往时就会胸有成竹,表现自如,至少也不大容易惹麻烦,或者出洋相。

5.信守约定原则

这是指在一切国际交往中,必须认真遵守自己的承诺,说话要算数,许诺要兑现,约会要如期而至。一般而言,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

(1)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无论是答应对方要求,还是自己主动提出建议,一定要深思熟虑,量力而行,切勿草率从事。

(2)对于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认真遵守—承诺一经作出,必须兑现,唯有如此,才会赢得对方的信任。

(3)不能守约,要主动说明原委—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要使自己失约,应尽早向对方通报,如实说明原委,并要向对方致以歉意,必要时应主动承担给对方造成的物质损失。千万不能得过且过,一味推诿,或避而不谈。

6.热情适度原则

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要热情友好而且要把握好具体分寸,否则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具体而言,要掌握好以下三个“度”。

(1)“关心有度”—也就是说不宜对外国友人表现得过于关心。

(2)“距离有度”—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私人距离—在小于0.5米之内,它不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之为“亲密距离”。

②社交距离—在大于0.5米、小于1.5米之内,它适用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③礼仪距离—在大于1.5米、小于3米之内,它适用会议、庆典及接见等场合,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④公共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所以也被称为“有距离的距离”。

(3)举止有度—在与外国人相处之际,一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显示热情的动作,比如拍肩膀,同性在街上推手而行;二不要采取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比如强行劝酒、猛吃猛喝、用中国话开玩笑等。

7.谦虚适当原则(www.xing528.com)

中国人大都自谦、自贬,很少自我肯定。在对外交往中,要敢于肯定自己,切勿随便否定自己,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遇到外国人赞扬自己的相貌、衣饰、手艺时,一定要落落大方道上一声“谢谢”。这样既表现了自信,也是为了接纳对方的夸奖。

(2)当外国人称道自己的工作、技术或服务时,同样要大大方方予以认可。

(3)在涉外交往中需作自我介绍时,或推荐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产品、技术和特长时,要敢于实话实说,不敢肯定自己,往往会坐失良机。

(4)当自己设宴款待外国友人时,应当有意识地说:“这是本地最有特色的菜”“这是这家菜馆烧得最拿手的菜”等,只有如此,才会令对方感到倍受重视。

(5)当向外国人赠送礼品时,不要说什么“这件礼品不像样子”“实在拿不出手”等。这些过谦的说法,无疑会大大降低礼品的分量。

8.尊重隐私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以下几个方面均被视为个人隐私。

(1)收入支出

任何个人的实际收入,均与其个人能力和实际地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个人收入的多少一般被外国人视为自己的脸面,非常忌讳他人打听。比如,纳税数额、银行存款股票收益、私宅面积、娱乐方式、度假地点等,都不宜随便提及。

(2)年龄大小

外国人普遍将自己的年龄当作“核心机密”,轻易不会告之于人。所以在国外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位真正的绅士,应当永远“记住女士的生日,忘却女士的年龄”。

(3)恋爱婚姻

中国人习惯对于亲友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牵挂在心,但绝大多数外国人对此不以为然。比如“有没有恋人”“俩人怎么结识的”“结婚了没有”“有没有孩子”等,很让外国人难堪。

(4)身体健康

中国人相遇时,常会问候对方:“身体好吗”,要是确知对方身体欠安,见面时常会问对方:“病好了没有”“吃过些什么药”或是向对方推荐名医偏方。可在国外,人们在闲聊时,非常反感对自己健康状况过多关注,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被看作是“资本”。

(5)家庭住址

中国人对家庭住址、电话都是不保密的。而在国外恰好相反,他们不会将个人住址、私宅电话轻易“泄密”,在他们的名片上,此项内容也难得一见。

(6)个人经历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打听对方“是哪里人”“哪所学校毕业”“以前干过什么”等。而外国人大都将这些问题看作是“商业秘密”,并主张“英雄莫问出处”,反对随随便便查“户口”。

9.爱护环境原则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因此,爱护环境已被视为有没有教养,讲不讲社会公德的重要标志,具体而言要对以下八个方面倍加注意:

(1)不可损害自然环境;

(2)不可虐待动物

(3)不可损坏公物;

(4)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5)不要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6)不可随地吐痰;

(7)不可到处吸烟;

(8)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10.女士优先原则

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要想方设法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外国人强调“女士优先”,并非因为妇女被视为弱者,值得同情、怜悯,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妇女视为“人类的母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