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原因及对明朝的影响

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原因及对明朝的影响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一讲土木堡之变的经过,说一说,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惨败的原因。在位期间,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且在土木堡之变中打败了明军,俘虏了明英宗。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土木堡旁边没有水源,明军将士们一连几天喝不到水,渴得嗓子直冒烟。因为这次事变发生在土木堡,历史上把它称作“土木堡之变”。经过这次重大的事变,明朝元气大伤,逐渐衰败了下来。

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原因及对明朝的影响

讲一讲土木堡之变的经过,说一说,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惨败的原因。

公元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登上了皇位,年仅九岁。当时,权力掌握在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的手中。张太后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她重用“三杨”(即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社会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皇帝明英宗的身边,有一个名叫王振的宦官,他读过书,又很会察言观色,所以英宗非常信任他。王振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看到英宗年纪小,想要干一些干预朝政的勾当,但是因为惧怕张太后,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也先

蒙古族部落瓦剌部的首领,第二十八代蒙古可汗。在位期间,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且在土木堡之变中打败了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后来被部下暗杀。

公元1442年,张太后驾崩,不久,“三杨”也相继去世了。这个时候,王振依仗着英宗的信任,逐渐把权力揽到了自己的手中。朝臣们如果有人得罪了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被充军。因此,一些王公贵戚都极力讨好王振,称呼他“翁父”,王振一时权势熏天。

这时,我国北部蒙古族的瓦剌(là)部落强盛了起来。他们的首领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引起了王振的不满。1449年,也先派了两千多人向明朝进贡马匹,谎称来了三千人。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且减去了马价的五分之四。也先非常愤怒,借机挥师南下,直逼大同。

前线的战报传到了北京,英宗赶紧召见大臣商量对策。大同离王振的家乡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害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于是竭力煽动英宗带兵亲征。兵部尚书邝(kuàng)埜(yě)和兵部侍郎于谦认为朝廷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亲征,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

英宗命令弟弟郕(chéng)王朱祁钰(yù)和于谦留守在北京,自己则带了一百多名官员,率领五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开始亲征。

相关故事

父子廉洁

兵部尚书邝埜为人正直廉洁,非常孝顺。邝埜在陕西做官时间很久,非常想念父亲邝子辅。于是给自己的父亲安排了乡试考官的官职,这样既能父子团聚,每个月还会有一定的俸禄。邝子辅听了很生气,急忙寄去书信责备邝埜说:“儿子做按察副使,而父亲做考官,这算什么呢?”后来,邝埜又给父亲寄去一件华丽的衣服,邝子辅又回信责备道:“你掌管法律,应当洗雪冤案,解决长期积压的案件,不要有愧于你的官职!不要用这件衣服来玷污我。”封好后还了回去。邝埜拿着书信跪着诵读,哭泣着接受了父亲的教诲。(www.xing528.com)

因为当时只是胡乱配备了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所以没走多久,粮草便接济不上了。再加上天气非常恶劣,一路上狂风暴雨,士兵们又冷又饿,一点儿斗志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户部尚书王佐觉得情况不妙,建议英宗退兵,却被王振罚跪在草丛中,跪了整整一天。

也先听说英宗亲征,于是假装撤退,想要把明军引到大同以北的地区,一举歼灭。邝埜等人看到途中没有遇到瓦剌的一兵一卒,多次提醒王振当心中了瓦剌的埋伏。可是王振不听,坚持继续北进。

不久,明军前锋部队在前线全军覆没,王振听到消息后彻底慌了,这才下令退兵。退兵本来是越快越好,可是王振却突然异想天开,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于是几十万大军离开大同,开往蔚州。刚走了四十多里,王振又觉得这么多的兵马到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殃,又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腾,拖延了撤兵的时间,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土木堡旁边没有水源,明军将士们一连几天喝不到水,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两丈多深,也不见一滴水。士兵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骂不绝口,军心更加涣散了。

也先听说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他一面假惺惺地派人议和;一面主动撤军,麻痹明军。王振一看到瓦剌大军撤走了,立刻命令明军将士们去附近找水喝,饥渴难忍的将士们一哄而起,奔向河边,瓦剌军趁机发动了进攻。

明军阵营乱作一团,禁军将领樊忠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砸去,一锤结果了王振的性命,自己随后也战死了。

明军的几十万兵马顿时溃不成军,随行的一百多名官员也大都战死了。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坐在地上等死。没多久,瓦剌兵围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因为这次事变发生在土木堡,历史上把它称作“土木堡之变”。

经过这次重大的事变,明朝元气大伤,逐渐衰败了下来。

张太后看到王振有干涉朝政的迹象,心里非常不安。一天,她命人把王振叫来,呵斥他:“太祖早就制定了宦官不能干政的规矩。现在,你侍奉皇帝不守规矩,按照我大明法律,应该斩首示众!”太后的话刚一说完,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宫女立刻把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得直打哆嗦,赶忙磕头求饶。之后,他收敛了很多,直到张太后去世,才又开始放肆起来。

知识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