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名词使用规范,投稿须知,版权授权书,新医学期刊

医学名词使用规范,投稿须知,版权授权书,新医学期刊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来稿经编委会定稿后,作者需签署《新医学》编辑部论文著作权专有使用许可和独家代理授权书,本刊所有文章的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形式出版和转让所刊论文。

医学名词使用规范,投稿须知,版权授权书,新医学期刊

网  址:http://www.xinyixue.cn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出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新医学》编辑部

ISSN:0253-9802

CN:44-1211/R

投稿须知:

1 投稿请注意我刊的读者对象。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鲜明,资料真实,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数据准确,书写工整,用词规范,必要时应对有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投稿时请注意我刊读者对象以内儿科医生为主的特点,文稿要求内容新颖、紧密结合临床,有实用价值,符合本刊有关栏目的格式要求。

2 对作者的要求。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前。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的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需同时具备以上3 条。仅参与获得基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 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稿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通讯作者的姓名或整理者的姓名(列于文末);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的人员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如文稿的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应说明;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 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请列于文末参考文献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请在文末注明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www.xing528.com)

3 来稿书写要求。文稿的题目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宜控制在20 个汉字以内,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用缩略语。文稿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邮寄稿应为打印稿(采用小4 号字,1.5 倍行距,以便修改),一式两份,要求字迹清楚。特殊文种、上下角标、需排斜体等情况者均应注明;大小写、拉丁文、希腊文应明确。除英文外,其他外文请注明文种。文稿完成后须仔细校对全文,认真复核药名、剂量、数据。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 《经穴部位》和GB/T 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的中译文后不加“氏”(人名只有1 个字的除外,如福氏杆菌),英文的人名后也不加“s”。

4 来稿的格式及部分栏目字数要求。论著稿需在文章前面附一300 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4 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应准确、精炼,并可独立成文,具有自明性。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符,尚应包括文题、前3 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单位所在城市名(或地名)、邮政编码及国家名称。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顺序写,在摘要之后附上2~5 个关键词[应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且必须用全称;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稿,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同样必须用全称。论著全文5 000字以内,临床研究论文2 000字以内,病例报告1 600字以内,实践荟萃1 000字以内。

5 其他注意事项。来稿请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邮寄和网上投稿均请务必在文稿末页下方写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电话、电子邮箱。来稿经送审初步拟定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用周期和减少错误,编辑部一般通过电子邮箱发送退修稿。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未收到本编辑部通知前请勿一稿多投,如文稿曾在内部刊物发表者仍可投稿,但需注明。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3 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若超时寄回,作重新投稿处理。

来稿经编委会定稿后,作者需签署《新医学》编辑部论文著作权专有使用许可和独家代理授权书,本刊所有文章的专有使用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形式出版和转让所刊论文。未经本刊同意,本刊所刊论文不得转载它处。所付稿酬已含上述版本的稿酬。

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以脚注形式于文稿首页左下方说明,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并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本刊对获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的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捷通道” 在最短时间内刊用,凡要求以“快捷通道” 发表的论文,作者须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省级及以上图书馆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 及2 位具有高级职称同行专家的书面推荐信,经审核同意后将在收到稿件后尽快出版。

为了确保来稿具有科学的严肃性,维护本刊的声誉和读者的利益,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内容不变稍改文题、内文而分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过,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6 退稿。未采用的文稿作退稿处理。但请自留底稿,以防寄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5 个月未收到本刊通知可另投。投寄他刊前请用电话、手机短信或来信通知本刊。向本刊投稿均视为接受本刊稿约约定。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等,并已通过几种媒体上网,如不愿意入编光盘版和上网的文章,请勿投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