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与评估案例

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与评估案例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的可持续性是评价志愿服务项目价值的重要方面。项目可持续性评估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资源建设的延展性,团队内部的传承性,项目的可复制性等。案例首都大学生基层志愿者服务团项目可行性评估[12]我们从项目的制度建设、志愿者与服务单位对项目的前景展望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服务单位希望能把基层服务团项目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打造成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品牌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与评估案例

项目的可持续性是评价志愿服务项目价值的重要方面。一般志愿服务项目都有一定的周期,但其回应的社会问题(或需求)很难在项目周期内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如果一个项目在解决社会问题(或需求)上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就有继续实施下去的价值。项目可持续性评估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资源建设的延展性,团队内部的传承性,项目的可复制性等。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目前项目设计大体可行,能够有效回应某一社会问题或需求;第二,项目成本收益率较高,这里指的主要是项目的社会效益;第三,项目完成一个周期后,有较为明确的改善方向和改善的可能性;第四,项目管理团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较强的执行能力,能够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第五,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情况良好,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参与度较高;第六,最终服务对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较高,项目影响力较大。当然,以上六点并不完全代表某一志愿服务项目值得持续下去的理由,也并不意味着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六个条件才可以使志愿服务延续下去。

案例

首都大学生基层志愿者服务团项目可行性评估[12](www.xing528.com)

我们从项目的制度建设、志愿者与服务单位对项目的前景展望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基层服务团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管理办法(试行)》《“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相关事件处置程序》和《加强志愿服务信息报送工作》等指导性文件,对志愿者的招募选拔、体检审核、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各团区(县)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分团”管理细则》。对基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说明和部署,明确基层团委书记为志愿者的第一联系人。

目前,基层服务团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完备的资料库。各团区(县)委相应建立志愿者档案,并把志愿者资料纳入区(县)青年人才库,整合人力资源。二是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由用人单位定期向团区(县)委反馈志愿者服务情况,双方共同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挖掘在基层工作表现突出、获得肯定的志愿者典型,通过电视媒体和团内刊物,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性的激励氛围。三是加强信息化沟通。团市委以“北京志愿者协会”网站、《志愿北京》刊物及团内信息为平台,围绕基层志愿服务团工作,开辟专栏,加大宣传报道,便于志愿者了解情况,密切沟通。四是实行志愿服务工作例会制度。各团区(县)委定期召开用人单位见面会和志愿者座谈会,听取用人单位和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情况的反馈。基层服务团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关于基层服务团项目的发展前景。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25%的志愿者表示“很乐观”,48%的志愿者认为“比较乐观”,持“一般”态度的占21%。6%的志愿者认为“不乐观”。在对服务单位的问卷中。我们最后设置了开放式的问题,希望被访者谈谈对基层服务团项目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服务单位希望能把基层服务团项目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打造成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品牌项目。

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在项目的实施管理运作中充分发挥了团系统的组织能力,保证了项目前两届的顺利实施。基层服务团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建立健全该项目的制度建设,推动了该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运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