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月旦集》自序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月旦集》自序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话》的“跋语”里,我“自性”恢复“清净”,洞悉一而再、再而三之不妥,说“决定不三而四”。这里说的是谈人的一本,既然另立铺面开业,就要有个牌匾,仍是张口不离子曰诗云的旧习,从《后汉书·许劭传》里找个故典,称为《月旦集》。看《后汉书》原文:初,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月旦集》自序

八十年代前期,我忙里偷闲,写了一些记人的文章,都收入《负暄琐话》。这本小书的性质,书的“小引”中有说明,是写“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一言以蔽之是写我所经历而仍然怀念的。单说可传之人,就与马班之编著《史》《汉》不同,他们是兼收酷吏,我则对于仰面呼万岁、俯首整小民的所谓先进总是望望然去之。还能剩下什么样的呢?花花世界,想找自己看得上的,即使不能车载斗量,这里选一个,那里拔一个,也总不至于有什么大困难。于是我由人皆知的章太炎起,直到人皆不知的暂驻吾乡的醉李止,高高低低,男男女女,也写了不少。我所知不多,又没有宣付史馆的资料供参考,所写就只能星星点点,甚至鸡毛蒜皮。赖读者有江海不择细流的雅量,据说,不只有人看,而且,推想必是很少数吧,看了觉得有意思,并且说,如果还写,就仍买了看。且夫“士为知己者死”,乃太史公司马迁一再赞叹者也,何况我这凡人,又不至于死,只是拿起笔,略师法小说家之描绘,其后就灾梨枣,换来稿酬也哉。于是我继续写,得《辜鸿铭》及其以下若干篇,收入《负暄续话》。谢天,不只又换来稿酬,而且据说,仍旧有人买了看。也是“天命之谓性”,人得意之后是必随来忘形的,我就又拿起笔写,得《启功》及其以下若干篇,收入《负暄三话》。在《三话》的“跋语”里,我“自性”恢复“清净”,洞悉一而再、再而三之不妥,说“决定不三而四”。想不到这一而再,再而三有如大人先生之幻想继以失败,也会有后遗症,是有些人乐于耳食,以为我是善于写列传的,他或她想入列传,就向我表态,说希望我拿起笔,写他或她。拒绝他,不易,拒绝她,更难,于是我只能不放下笔,写了红颜的,接着写白发的,其结果是又得不入话本的若干篇。又且夫写书的,印书的,卖书的,都愿意想方设法勾出读者口袋里的钱,方法之一是分类集中,有如从超级市场和百货店把各种鞋都抽出来,另开一鞋店,以招徕主顾。我也未能免俗,接受好心人的建议,分类集中,编为并列的三本,议论的,谈人的,谈书的。这里说的是谈人的一本,既然另立铺面开业,就要有个牌匾,仍是张口不离子曰诗云的旧习,从《汉书·许劭传》里找个故典,称为《月旦集》。月旦是旧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干什么?看《后汉书》原文:

初,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称为品题,不敢,但叙事也难得不寓褒贬,所以就挑出这个招牌,印之后发卖了。

所卖为商品,就要向广告学习,大吹几句。计可以凑两项。其一,所写之人,时兼今昔,地兼南北,性兼男女,名兼大小,但有个共同点,来于我认为,是某一方面,或道或德,或方或术,或学或识,或技或能,有非一般人所能及的,如此,“听其言而观其行”,就会“见贤思齐焉”吧?这换为用今语说是有教育意义。其二,有的人也许对受教育没兴趣,但总不能连小说也不爱看吧,那我就敢说,我之所写也是人物活动(包括想什么),而没有编造成分,如果您是什么什么之后闲情难忍,用我这一本抵挡一阵子是也未尝不可的。(www.xing528.com)

吹完,忽然想到我的立身处世之道“自欺而不欺人”,为了实践不欺人,还要说另外两项。其一,推想有些人是喜欢看样板戏那样的人物的,挑帘出来必横眉竖目,我写的这些人物都不会横眉竖目,就不能合尊意,以不掏钱买为是。其二,上面已经说明,其中绝大部分是见于另外几本书的,您也许买过,为分类集中而又破费,也许要后悔吧?那就也以不买为是。

两面的话都说了,还要来几句尾声,是这一本,编,仍是徐秀珊女士,出版,仍是张马先生和金辉女士,题写书名,仍是启功先生,想偷懒,化零为整,只说一声“谢——”。

1995年8月23日于元大都北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