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群众问题的信访听证案例分析

解决群众问题的信访听证案例分析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3月7日,在湖北省黄梅县纪委会议室内,针对黄某的调查情况信访举行了一场听证会。会上,群众向大家逐条反映对某村党支部书记黄某违纪违规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2015年8月开始,该村群众多次到县纪委举报某村党支部书记黄某的违纪违规问题,内容涉及惠农补贴、退耕还林、湖田承包等7项内容。听证会现场允许各方说话,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了干部与群众信息不对称,有误解,有隔阂的问题。

解决群众问题的信访听证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2016年3月7日,在湖北省黄梅县纪委会议室内,针对黄某的调查情况信访举行了一场听证会。会上,群众向大家逐条反映对某村党支部书记黄某违纪违规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2015年8月开始,该村群众多次到县纪委举报某村党支部书记黄某的违纪违规问题,内容涉及惠农补贴、退耕还林、湖田承包等7项内容。县纪委接访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该信访件交办到该镇纪委进行信访初核。2015年11月,该镇纪委将调查核实的结果告知举报人。但是,举报人对调查结果不满意,仍多次到县纪委上访。

【听证过程】2016年1月,县纪委监察局组织该镇党委书记镇长、纪委书记、驻村干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该村的信访举报问题,并安排专班进一步调查核实。县纪委召集大家举行听证会,就是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通过面对面的反馈、举证、质疑、释疑,客观公正地还原事情的真相,使得群众多次反映、举报的问题得到解决。在会议室,信访举报人员、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村干部和乡镇纪委办案人员就调查的问题一项一项地提问、回答,调查方还展示了部分物证。听证会持续了4个小时。在县纪委的裁决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调查清楚的就签字确认,证据不足的重新核查,整个听证会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让举报的群众感到放心和满意。

【案例价值】自2010年以来,黄梅县运用“信访听证”这种方式解决了多起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举报案例,既让群众理解了纪检监察工作,也让群众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www.xing528.com)

听证会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解决群众多次反复举报和反映问题的方法。

听证会模式比信访解决问题的渠道效率更高。听证会提高了处理问题过程的透明度和当事人各方的参与度。听证会现场允许各方说话,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了干部与群众信息不对称,有误解,有隔阂的问题。各方关系理顺了,事情说开了,再依法依纪依规处理就顺理成章,让举报人和投诉人心服口服。听证会作为一种非诉方式,既规避了中国老百姓“对簿公堂”的对立情绪,也规避了商事仲裁的复杂流程,由地方纪委监察委出面,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拿到桌面上,拿出证据,大家互相质证、辩论说理并现场签订谅解协议,这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基层纪委、监委和其他政府部门借鉴和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