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课堂作业教学现象原因剖析

美术课堂作业教学现象原因剖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作业重点没强调。作业重点是对上述圈定的作业范围作进一步的缩小与提炼,最终体现在几个所谓的“点”上。在学生真正能用于练习作业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20分钟的现状下,美术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对重点技能进行练习,许多教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并引起重视。强调取舍也是上述两点的必然结果。这也是造成作业时间短促,其他教学环节被迫压缩甚至放弃等现象的根源因素。造成美术课堂作业材料严重不足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美术课堂作业教学现象原因剖析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缺陷

1.美术教师在备课环节忽视材料问题

部分美术教师在备课环节很少关注材料问题。它包括:教师自身应该提供给学生哪些相关材料;学生应该准备哪些材料;预计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安排材料的使用;等等。

如在一堂有关果壳拼贴画的课堂作业中,一位教师事先没有明确说明学生所带的果壳中不能有食物,也没有预计学生会带瓜子等物品,结果在课堂作业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学生边吃瓜子边用吃剩的壳来制作拼贴画的不妥场景。

2.美术教师对课堂作业的理解滞后

第一,把美术作业简单理解为平面手绘与纸工制作。尽管学生采用纸质材料、利用铅笔等简易工具进行绘制作业是最常见的练习方式,但从长期来看,这种作业形式固定不变的话就会有问题。这至少说明部分教师对美术作业设计没有一个更宽泛的理解。

第二,把美术作业简单理解为单纯的技法训练。尽管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20],但由于许多美术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理解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以及个人深怀对技法的迷恋,最终表现在教师对课堂作业的设计上仍然以单纯技法训练为核心。

3.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重大问题

一是作业切入面不精确。由于教师在备课环节没有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这就会影响教师对课堂作业教学的切入面的精确性。由于这些切入面的不精确,进而导致作业范围难以圈定。

二是作业重点没强调。作业重点是对上述圈定的作业范围作进一步的缩小与提炼,最终体现在几个所谓的“点”上。在学生真正能用于练习作业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20分钟的现状下,美术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对重点技能进行练习,许多教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并引起重视。事实上,学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能就重点技能进行重点训练的话,通常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作业过程没有取舍。强调取舍也是上述两点的必然结果。许多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跳过”那些基础性的、非本课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如上一节所述的笼统地要求学生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这势必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实现。这也是造成作业时间短促,其他教学环节被迫压缩甚至放弃等现象的根源因素。

4.美术教师技能薄弱影响作业设计

美术教师创作经验的缺乏影响课堂作业的设计。从我国当前美术教师的培养模式来看,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前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只是学习一些基础技法,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美术创作。工作后,如果不是出于个人的兴趣与追求,绝大多数美术教师也基本与美术创作隔绝了,更谈不上对创作过程的探索与体验。在这样的现状下,美术教师对课堂作业的设计通常会出现过程模糊、细节不明确与设计简单等一系列问题。

5.美术教师对学生水平考虑不周(www.xing528.com)

教师对学生手工的精细性与认知水平等方面考虑不周。一是教师布置的部分作业对学生手工的精细性提出了过高要求,许多学生难以达到;二是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学生注意广度的有限性,再加上教师缺乏对他们进行整体性观察的训练,学生的作业往往呈现出画幅小、局部完成等问题;三是教师对学生个体作画习惯缺乏关注与指导,以致出现作业越画越脏、无法完成作业等现象。

(二)作业材料的严重缺乏

在那些缺少作业材料的课堂中,教师通常只能以降低或牺牲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为代价,而把作业退化成平面的纸质绘画训练。造成美术课堂作业材料严重不足有许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

第一,国家与学校提供的材料非常有限。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作业材料主要由国家免费提供,为此材料非常有限。这些材料除了能大致满足教科书中的部分作业外,其他绘画工具与材料,如各类颜料、彩色橡皮泥等几乎不提供。在当前学校几乎不提供课堂作业教学经费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其普遍与突出。

第二,学生提供的作业材料参差不齐。我们经常在班级中发现,总有些学生无法准备齐全作业所需的各类材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时常要花费金钱去为孩子购买材料是许多家长所无法理解与接受的。这一点也往往让许多美术教师既抱怨又无奈。

第三,教师面临提供材料的巨大压力。目前,由于美术课程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的三级管理制度,美术教师每学期需要开发或者增补一定数量的课例来完成一个学期的美术总课时。而美术教师所开发与增补的课例作业材料则完全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其中又以美术教师为主要承担者。这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难题。

第四,教师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材料观。当前,部分美术教师要么把自己理解为高贵的艺术家,对教学不屑一顾——不认真准备教学所需的材料;要么把自己理解成“纯粹的教师”,懒惰地只使用粉笔、书本与电脑——不想使用各类繁杂的材料,等等。这些观念都严重地阻碍了美术教师对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三)范画的缺陷、误解与解读

在当前师生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欣赏美术作品原作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反思范画问题。

第一,范画本身存在瑕疵。教科书中的范画主要由经典作品及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等组成。它们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由于同龄人创作的部分优秀作品在制作技术等方面难度过高,许多学生难以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二是许多范画的印刷或多或少存在掩盖原作细节、色调误差较大等缺陷,让学生难以感受原作的魅力,进而影响他们对本课教学要点的理解。

第二,错误解读优秀范画。美术教科书中刊登了许多同龄人的“完美作业”,可以说是同龄人中的优秀作品。教师与学生出于对教科书的“完全信任”与“顶礼膜拜”,往往接收了这类作品给他们的错误隐性暗示:教师与学生都以完成一张完整或优秀的作品为评价的最高标准。

美术教师应当批判地解读优秀范画。如上一节中笔者对此问题所剖析的,实际上,教科书中的许多范画不太可能是同龄人在一节课内完成的,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么短时间内也是难以达到的,等等。这也提醒我们,美术教师需要用批判的理念去正确解读这些范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