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观教学现象剖析:言语冲突下的课堂场域

微观教学现象剖析:言语冲突下的课堂场域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我们缺乏对“课堂教学”的整合和复杂性的理性认识。从言语的视角来分析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非预期事件等。这些细致的、微观的研究将弥补以上的不足,注重实践性,注重社会性的分析。而这种研究将“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22]。

微观教学现象剖析:言语冲突下的课堂场域

“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对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则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人际关系、人格发展。”[19]我们缺乏对“课堂教学”的整合和复杂性的理性认识。而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发展,最突出的不足则在于过于重视“体系研究”,追求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总是“试图形成一个阐释框架,用以解释一切教学现象和问题”[20]。这种研究必定会出现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构建而缺少教学实践研究;过于强调教与学的统一而忽视了对影响教与学的要素、变量作细致的、鞭辟入里的分析;过于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教学实践工作者自觉地接受理论指导,而忽视了促进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批判。

从言语的视角来分析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非预期事件等。这些细致的、微观的研究将弥补以上的不足,注重实践性,注重社会性的分析。这种剖析从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过程入手,视教学为一个言语流动的过程,观察言语事件——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个案、情境。这种研究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复杂性”,“是教育实践经常面对并要不断寻求解释、说明的教育问题,教学论研究尝试解决教学问题,就不能不更要关注它”[21]。而这种研究将“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在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2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