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百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家族、土地与祖先

四百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家族、土地与祖先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的结论是,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变迁在现代化早期不断加速,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国内。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推动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无疑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接触。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

四百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家族、土地与祖先

[美]易劳逸著,苑杰译

重庆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定价:69.00元

早在16世纪,中国社会就开启了具有近现代化社会特征的转变。“这个时代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开端,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的经济领域开启了商品化和货币化进程,对外贸易得以发展,传统社会阶层划分被打破,民众书写能力得以普及,人口得到迅速增长,这一切在接下来的两百年及更长时段里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帝国的社会面貌”。这些因素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在易劳逸看来,“中国人一直就是既热情又冷漠、既勤劳有懒散、既进取又保守、既慷慨又自私的群体”,他觉得中国人身上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才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着迷的居民”。易劳逸是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的弟子,其所著《毁灭的种子》《流产的革命》等书,据说是许多专家研究近现代中国的案头书。这一次,作者的眼光不再局限于19世纪和20世纪,而是上溯到16世纪,在长时段、全球史的视野下重新审视了近现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历史逻辑。(www.xing528.com)

本书的结论是,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变迁在现代化早期不断加速,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国内。中国社会自16世纪以来越来越明晰的商品化、货币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商人的权力和声誉都有所提升,拥有财富而不是受过儒家教育,即便不是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首要要素,也是重要要素。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推动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无疑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接触。

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有与西方的碰撞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内部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所以作者说:“永远也不要再说帝制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是一个‘永恒停滞’的国家了。”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书中关于中国社会的常与变的分析与马克斯·韦伯李约瑟费孝通等人的研究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是一部了解中国近世史的上乘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