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他汀不致急性肾衰竭或肾功能不全

他汀不致急性肾衰竭或肾功能不全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荟萃分析时,一般不将急性肾衰竭列入他汀相关的不良事件。因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不会增加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风险。这项报告中的肾衰竭发生率与未服用他汀者相似。现有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会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相反,他汀类药物甚或可能延缓肾功能的减退。然而,应根据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调整某些他汀剂量。

他汀不致急性肾衰竭或肾功能不全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是他汀相关性肌病(如横纹肌溶解症)的易患因素之一,同时,他汀所致的急性肾衰竭又常常与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密切相关。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荟萃分析时,一般不将急性肾衰竭列入他汀相关的不良事件。因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不会增加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风险。依据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数据库资料显示,服用他汀患者出现肾衰竭的发生率很低:服用他汀1年的患者中,仅有0.3/100万~0.6/100万发生肾衰竭。这项报告中的肾衰竭发生率与未服用他汀者相似。美国FDA及新药申请局的数据表明,现有他汀类药物均无明显的肾毒性。

对39704例受试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他汀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值比对照组少每年1.22 mL/min;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他汀对肾功能的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新近发表的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JUPITER)关于中度慢性肾病受试者的亚组分析显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和未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中相似,对中度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现有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会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相反,他汀类药物甚或可能延缓肾功能的减退。

早在1990年就有病例报道辛伐他汀的使用与蛋白尿的发生有关,但该报道并没有说明基线蛋白尿的水平,而且很难确定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有报道提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伴随蛋白尿增加,但经多项研究反复证实,此种蛋白尿为一过性,延长服用者蛋白尿可消失,即使是大剂量、长时期服用瑞舒伐他汀,也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美国脂质协会肾脏专家组认为,尚无确凿的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与蛋白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有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来阻碍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作用,导致蛋白尿的发生。所以,他汀所引起的尿蛋白应是一种类效应。

美国脂质协会建议:

(1)启动他汀治疗前评价肾功能,但在治疗期间,不必因观察不良反应而常规进行血清肌酐和蛋白尿的测定。(www.xing528.com)

(2)他汀治疗时,如果血清肌酐升高,而无横纹肌溶解征象,一般不需中断他汀治疗。但在某些特殊病例,需要按照处方信息调整他汀剂量。

(3)他汀治疗时意外出现蛋白尿,不需中断他汀治疗,也不必调整他汀剂量。应努力寻找原因,视情况依据具体他汀处方信息调整他汀剂量。

(4)慢性肾脏疾病不是使用他汀的禁忌证。然而,应根据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调整某些他汀剂量。另外,荟萃分析显示,肾移植和透析患者使用他汀治疗是安全的。

他汀是当今人类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大量的文献报道了临床所见他汀服用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其中部分不良反应可能与他汀直接相关。认识和防治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非常重要,既可减轻患者因服他汀带来的痛苦,也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坚持服用他汀所产生的临床获益提高。他汀所产生不良反应不仅与个体遗传基因有关,也与患者同时服用的药物(或食物)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他汀从吸收开始,到肝摄取、代谢,并最终从肝脏消除后进入体循环或者胆道,其在机体内经历了复杂的代谢转归。为了尽可能降低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中国人,所有他汀均采用较小剂量开始治疗依然是最明智的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