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光遥感数据揭示中国卫星制造业发展,成果惊人!

夜光遥感数据揭示中国卫星制造业发展,成果惊人!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家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公司发布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新的指数——中国卫星制造业指数,从太空俯瞰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中国经济。在社会、经济、人口等领域的研究中,夜光遥感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夜光遥感影像就是记录地面上夜间人类活动的重要数据,可以据此分析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夜晚的活动、生产、消费等社会行为。

夜光遥感数据揭示中国卫星制造业发展,成果惊人!

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在传统上,遥感一般用于对自然现象的监测和分析上,比如对地面上的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监测。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升级,对于目标空间上的事物的远距离监测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遥感数据对于社会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肯定,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遥感数据一般都是以图的形式记录和存储下来,在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遥感图进行编码和转化为数据,从而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一家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公司发布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新的指数——中国卫星制造业指数(China Satellite Manufacturing Index,简称SMI),从太空俯瞰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中国经济。该指数的主要依据是22亿张卫星照片,这些卫星遥感照片覆盖了5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时间跨度长达14年。根据这些遥感数据,最终编制了制造业发展情况监测的指数(顾佳峰 2017)。这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例子,其特点就是把遥感影像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整合研究。这样的研究的现实基础就是制造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形成了区域性制造中心,就是工业区。可见,从社会时空理论来看,制造业的生产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而且还是时空的生产与再生产。当制造业遵循分工与合作的原则进行聚集时,在空间上就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特定社会关系的空间聚集。

在社会、经济、人口等领域的研究中,夜光遥感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代社会,夜晚灯光的亮度往往和这个城市或者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当一位意大利罗马市民被问到“为什么罗马的夜晚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的问题时,竟给了如下的回答: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但是,这种怀旧的情结在现代社会中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挑战。因为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上的活动可以被卫星准确地记录下来。当夜间的天空无云时,遥感卫星能够捕捉到城镇灯光、渔船灯光、火点等可见光辐射源,这些夜间无云条件下获取的地球可见光的影像即夜光遥感影像。这些夜光遥感影像就是记录地面上夜间人类活动的重要数据,可以据此分析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夜晚的活动、生产、消费等社会行为。中国有个俗语:人在做,天在看。随着卫星遥感技术不断发展,地面上的人类活动更加直接地会被卫星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就可以作为人类社会内部产生包括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的人为数据的重要补充。例如,夜光遥感数据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测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对GDP数据进行有效校正,进而更加客观地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程度(Henderson et al. 2012)。夜光是反映人类在地球表面上活动的遥感数据之一,是用来捕获人类经济与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陆地以及海面)留下的足迹,因此,对于这类数据的分析也被称为空间足迹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遥感数据不仅仅能够测量和监测人类在陆地上活动的空间足迹,而且还可以用来监测人类在海面上活动的空间足迹。在许多国家,渔民利用一些海洋生物的夜间趋光性特点,在渔船上装载巨大功率的照明灯泡,从而高效地开展渔业活动,这为利用夜光遥感影像获取渔业信息提供了可能性。根据这些渔船上的照明灯光,卫星可以准确捕获住这些渔船航行和作业的空间足迹,进而评估渔业的发展情况。夜光影像数据可以被用来分析秘鲁海岸的捕鱿鱼船队的时空分布信息,这个数据可以通过与定位系统来获取的船队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以及海洋相关信息,就可以准确掌握渔船的空间足迹以及渔业生产的基本活动规律(Waluda et al. 2004)。这些空间足迹,代表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对于时空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这些空间足迹。因此,对于这些空间足迹数据的分析,就成了社会时空分析的重要内容,为了解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社会空间理论提出了空间的社会再生产概念,将空间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及力量。在空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要研究这个过程,就需要分析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足迹。卫星遥感数据可以系统地检测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足迹,为社会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分析提高重要的数据。(www.xing528.com)

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延续了列斐伏尔的“资本循环”理论,认为城市扩展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他说:“长久以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城市化都被认为是吸收资本和剩余劳动力的关键途径。”(Harvey 2013)所以,资本增殖过程中,城市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里面聚集了资本增值所需的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资源以及城市文化,当资本与这些城市空间上的资源相结合时,增殖的可能性都变大了。这既是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资本追求回报率的过程。可见,列斐伏尔眼中的城市再生产由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了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的过程,其实也是资本再生产的过程。或者说,资本与空间总是互相选择和结合,在城市中共同生产与再生产资本空间,不断推动了城市的扩展和更新。对于城市与资本交互作用下的社会空间再生产,卫星遥感数据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在对美国从1976年到1992年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上,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清楚地记录美国各大城市对外扩展的情况(Burchfield et al. 2006)。这类遥感数据,为检验社会空间相关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也是开始时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