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模拟法庭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模拟法庭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模拟法庭参与成员主要来自于本校八、九年级,各个年级都学习过相应的法律知识,学生们普遍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模拟法庭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一个法律人的身份和视角去冷静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认识法律后果和理解宣判判决。教育教学上获度假区“优秀教师”称号,课堂教学竞赛获度假区区级、昆明市市级奖项,教学设计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奖项,优质论文获国家级奖项。

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模拟法庭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真实的法庭毕竟在学生的接触之外,大部分同学对于法庭的了解可能更多是来源于影视剧和新闻案例,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年龄,如果模拟法庭的开展只去追求其专业性,未免对于学生难度过大,也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本次模拟法庭参与成员主要来自于本校八、九年级,各个年级都学习过相应的法律知识,学生们普遍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模拟法庭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一个法律人的身份和视角去冷静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认识法律后果和理解宣判判决。

本次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实践设计以校园调查为依托,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参与的同学从问卷调查开始就逐步着手,对于案例的选定达成了较一致的决定,但在案例后期编写时也出现了分析——偷窃行为偷窃的金额不同违法行为也不同、抢劫时使用不同的凶器是否性质和量刑也不同……案例的设计、活动的梳理对于老师和同学们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正是在这样不断推敲的过程中,才让同学们的法律严谨性和法治观点无形中得到了更好的强化。

生活中曾有非教师同龄人向笔者发出过疑问:“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大量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现在就学习法律知识甚至去模拟真实的法律场景是否为时过早、学生是否能理解接受。”而此次模拟法庭的有效开展正积极地回应了这一观点,并且在借此次模拟法庭实践搭起来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将更有利于在后期对本校在法治与德治教育上进行有效推动,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时代青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马继勇.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践意义的思考[J].2020.3.20.(www.xing528.com)

[2]罗晓霞.浅谈高校模拟法庭教学的完善[J].法制博览,2020.4.5.

[3]张静.中小学模拟法庭的问题及改进——以“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J].2019.11.15.

个人简介

曾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起从事教育教学,担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及班主任工作,马庆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上获度假区“优秀教师”称号,课堂教学竞赛获度假区区级、昆明市市级奖项,教学设计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奖项,优质论文获国家级奖项。从教以来,亦受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喜爱,“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的事业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的自律信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