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研究成果输出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研究成果输出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虽然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协调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中小学现有课程还是以国家课程为主。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建设为例。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研究成果输出

这几年三级课程整体推进的规律,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上遵循特色挖掘律,国家课程建设上遵循校本实施律,地方课程建设上遵循文化传播律,三级课程有机整合建设上遵循综合建构律。

(一)校本课程建设三原则

很多中小学,都努力挖掘学校、社区乃至北京市各区县的文化特色,依托身边的教育资源,把校本课程开发得有声有色。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内涵发展,积极挖掘隐性课程资源,让作为显性课程的校本课程只是作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冰山一角去发挥作用,体现了学校整体育人的办学理念。所有学校在进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遵循着校本课程建设的人本原则、空间原则和实际原则三大原则:一是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杠杆,以教师的课程资源供给能力为手段,从而实现基于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供给为目的的课程开发;二是空间原则,即以课堂为本位,基于课堂而又超越课堂时空来进行课程建设,这就要求教师的眼界要高、见识要广,既要立足三尺讲台和教室场域,又要超越课堂教室场域将眼光放到课堂外无限的广袤的空间当中进行课程开发;三是实际原则,即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为指导,结合已有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对学校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再造。[4]

更多的时候,学校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依托政府、学校、企业、社会联合建立的实践育人共同体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真正实现了开门办学,用大教育观来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学堂来学习

(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虽然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协调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中小学现有课程还是以国家课程为主。国家课程实施的情况,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让国家课程发挥育人功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应试型的知识传授和学科能力培养,是首都基础教育接下来很多年要继续解决的大问题。就目前来看,国家课程校本化,不失为一个最可行的好办法。

国家课程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每所学校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教师是不一样的,每所学校学习国家课程的学生个体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按照学科思维去开展国家课程的教育教学,那么学生得到的知识结构还是碎片式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育实践出发对国家课程进行解构与再开发,由于加入了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加入了活生生的人的因素,那么,国家课程就焕发了全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生,一样可以在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中高考考试要求的同时,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服务,让教育充满人文关怀。这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真正意义。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学校以后,学校可以进一步给教师下放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更多地思考和实践如何针对自己学校的特定生源开展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改革,积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让国家课程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不是让千差万别的学生削足适履地适应千篇一律的国家课程。学校里,应该充满学生的欢声笑语。学校,正是因为有青春活力的学生的存在,才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三)地方课程坚守文化传播的开发使命

在三级课程框架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课程,即由教育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主要包括环境与可持续、毒品预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礼仪教育等)。从各地落实专题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都纳入地方课程中,安排地方课时。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专题门类多,实施方式大多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而地方课时十分紧张,即便勉强排入课表,在落实上也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另一方面是教育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在内容上与国家、校本课程存在部分重叠和交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使得此类教育难以融入三级课程框架中。(www.xing528.com)

为了改变此种状况,北京市以“贯彻纲要、取其精髓、整体规划、为我所用”为思路,将上述专题教育围绕“人文、科技、绿色”进行了统整,作为市级地方课程,进行了“六合一”教材编写,统一安排课时。这样就将北京市的地方课程弹性化为两个层面:一是市级专题教育层面;二是区县地方课程层面,使专题教育很好地纳入三级课程框架中,同时,也保障了其实施效果。

很多学校克服了课时紧张的困难,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及国家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积极传递正能量,保证了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效传播。

总的来看,北京市各类地方课程都体现了对于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的人文关怀,都试图在向学生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体现了地方课程开发坚持以地域性、文化性为特点,最终实现学生通过学习地方课程,达到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文化目的。

(四)三级课程的有序整合建构规律

随着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的层层推进,很多学校认识到,以管理权限为划分标准的、立体式的、层次分明的三级课程落实到学校中必须要进行扁平化,而课程落实到学生身上并无三级之分,重构是由基于管理向基于受体(学生)的再组织。所谓扁平化,即科学地将三级课程加以统整,使其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结构;所谓基于受体,即将课程结构视为学生认知、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学校环境内的全面映射。

在北京市,这方面较为成熟的成功案例有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七彩课程”、延庆区第三小学的“灵动课程”以及白家庄小学的“主题课程”。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建设为例。“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办学理念,这也成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成就每个人生的终极目标,但在小学阶段应当如何落实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课程改革中,首先与学生、家长一道梳理了学生培养目标,即“健康、阳光、乐学”,健康指身体,阳光指心态,乐学指乐于学习,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三者结合共同为“聪慧与高尚”的“完整的人”奠基。

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认识到,课程的终极价值必须要能够转化为学生实际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在发展的各个环节并没有体现出哪部分是国家课程提供的,哪部分是地方和校本课程提供的,要实现三级课程的整体建设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来重构三级课程的比例,所以学校打破国家课程80%、地方校本课程20%的简单比例,构建了“1+X课程”。“1”是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比例的课程供给。

为了推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三级课程整合,校长窦桂梅毅然决然地“调整学校组织结构,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推进学校组织管理变革,以课程改革带动学校发展,使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对于教师实行双向聘任制,彻底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在“双聘”的压力与动力之下,每位教师都用努力工作赢得专业尊严岗位认同,学校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