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有效性教学成果

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有效性教学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某教师在执教四年级科学《一天的食物》时在给食物分类环节这样提问学生:你想怎么分?这样提出的问题,简单随意,有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没有激发学生思考,反而容易让学生思想上放松,养成不动脑筋就随口回答的坏习惯。这样的师生互动失去了实际意义,没有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有效性教学成果

研究发现,66.7%的科学课教师没有准备详细教案,反映了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尤其养成了不上公开课就不备详细教案的坏习惯。上课的时候,经常随意提问,说到哪问到哪,不论问题与教学内容关系是否紧密,有些问题重复,学生没有兴趣,或者模模糊糊。例如,某教师在执教四年级科学《一天的食物》时在给食物分类环节这样提问学生:你想怎么分?有几种方法?怎样分更合理?一连串问题,没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到底答哪个,或者先答哪个,最后可能根本就答不全。又如:还是这一教学内容,在学生汇报一天的食物时,教师多次追问同一问题:“还吃了什么?”这样提出的问题,简单随意,有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没有激发学生思考,反而容易让学生思想上放松,养成不动脑筋就随口回答的坏习惯。也有些问题对于教材或学生已有知识来说过于深奥,学生根本不知从何答起,这样课堂就容易出现一片沉寂,结果教师只能自己作答,例如,某教师执教五年级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一课时,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和‘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主要观点还容易回答,可以从教材上找到答案,两位科学家对各自观点的解释也有简单的表述,但是到此,对学生来说已经很有难度了,需要慢慢消化理解一下,紧接着后面的两个问题几乎能让大多数学生沉默。前面的知识还没弄懂弄透彻,后边就评价两位科学家的观点,学生思维根本缓不过来。这种提问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也让学生觉得一片茫然,失去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师生互动失去了实际意义,没有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