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赫伯特·西蒙的决策理论:管理学及案例中的重要思想

赫伯特·西蒙的决策理论:管理学及案例中的重要思想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决策理论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后又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既重视了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了人的积极作用。

赫伯特·西蒙的决策理论:管理学及案例中的重要思想

决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西蒙1916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早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讲授计算机和心理学课程,还从事过经济计量学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7)、《经济学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等。其中《管理行为》是他最重要的著作,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就是主要依据这部著作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并称它是划时代的著作。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经济活动事实上是要受到获取有关可供选择的机会的信息的成本和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完全忽视的“限制”的;经济单位不可能实现“最大化”,即使它们想要这样做。

——西蒙

西蒙认为,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是第一个决策。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任何作业在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决策,决策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业的成果。最高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目标和总方针;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执行最高管理人员决定的总目标和总方针,决定部门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再传达给下级;下层的监督人员就日常的生产计划和作业分配作出决策;在最后作业阶段也要留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处理的余地。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管理就是决策。

此外,各个职能的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可以理解为决策逐步实现的过程,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宣传鼓动,激励执行。机构设计,生产单位组织,权限分配,是组织决策;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在制品控制及控制手段的选择,是控制决策。可见,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所以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搜集情报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当然,高层许多决策,并不一定让下属全知道,军事行动,商战秘密,绝不能事先泄露。始于思,成于密,败于泄。

2.组织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www.xing528.com)

所谓程序性决策是指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是在管理工作中重复出现、例行的决策,如订货、材料出入等。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这类决策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当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就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非程序性决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首次出现或偶然发生的非重复性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企业经营的多样化,新工厂的扩建等。处理这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决策,而是像光谱一样的一个连续统一体:其一端为高度程序化的决策,另一端则为高度非程序化的决策。我们沿着这个光谱式的统一体可以找到混合程度的各种决策。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许多非程序化决策将转变为程序化决策。

3.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来代替“理性人”假设。这种“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在实践中,即使能求出最佳方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人们也往往不去追求它,而是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这种看法,揭示了决策作为环境与人的认识能力交互作用的复杂性。

4.组织要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管理工作和组织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使得程序化决策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已经逐步接入程序化决策领域,从而,导致了企业中决策的重大改革。由于组织本身就是由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现代组织又引入自动化技术,就变成了一个由人与计算机所共同组成的结合体。

西蒙的决策理论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后又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既重视了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了人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