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决策过程建模:理论、模型及应用案例

决策过程建模:理论、模型及应用案例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观察的。这类过程是在正式组织架构中观察到的,这种架构中的偏好可能受到更广阔的环境的影响,但在决策过程中偏好相对稳定的情况,实际上是被构建出来的。作为这类决策过程的介绍,我们将首先介绍博嘉德-范斯路易斯模型,而后将其与科尔曼的模型进行对比,接着重做罗斯坎普和麦克米金的案例,将其作为我们使用这些理念解决用地规划设计问题的一种方法。

决策过程建模:理论、模型及应用案例

个人和集体决策以及设计方法的明显区别是更深入的方法论区别,包括实证和规范性理论的问题。从单一设计师的观点来看,规划作为设计主要是以规范性的事务来构想的,而它的方法论受到解决问题和优化的技术方法的极大影响。实际上,这一哲学最清晰、最有说服力的陈述来自哈里斯(Harris,1978),他强烈主张规划应该被视为实证理论中的规范性活动来定义和研究(Harris,1983)。确实,我们在第9章中间接提到的规划支持系统的发展,建立在规范性规划理论的这些概念之上,规划支持系统最早由哈里斯(1989)以及哈里斯和巴蒂(Harris and Batty,1993)明确提出。相反的,把规划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以及一个政治活动的研究,则很大程度上是从实证的角度来构想的,正如对于习惯性的决策以及不那么正式的决策的研究(Forester,1989;Healey,2007)一样,甚至尽管在这里,规划的规范性方法都能找到一些支持(Goldstein,1984)

对于规划过程来说这两种广泛的方法并不是一定互相冲突的。洛斯(Los,1981)认为,规划作为设计可以被看作与规划作为社会变化互补,而且事实上设计理论存在于规划理论的范畴之内,这样可以调和个人和集体行为,以及实证理论和规范性理论。这里介绍的方法与洛斯描述的一致,在这种方法中,提出的模型包含与设计和规划同时相关的元素,而且同时表明基于个人及规范性活动的设计,转变为基于集体决策规划过程中的设计研究。不过,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像洛斯的观点所可能表现出来的那么明确。比如,这里提出的两个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反映了优化和非优化行为,尽管不像优化一样使用规划的更广泛的模式。这些模型显然继承了复制知名现象的传统,而不是建立在为行动提供规范性战略的基础上。

正式决策模型展示了集体决策的程式化版本,而使用舒克龙(Choukroun,1984)的术语,显然是比喻对真实过程的探索。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观察的。因此这里的关注点在于测试这些模型的预测与这类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而不是这类过程本身的形式。除了对做出的假设以及模型的正式描述方法之间的表面相关性的不正式观察,并没有正式的标准评价这些模型作为决策理论的合适程度,与这些模型相关的过程类型很容易定义:一是高度结构化的过程只包含正式的决策,不包括“非决策”活动;二是决策者具有相互独立的决策环境,彼此之间可以合作乃至串谋,但最终分析时都是独立的。这些是利益过程的类型。这类过程是在正式组织架构中观察到的,这种架构中的偏好可能受到更广阔的环境的影响,但在决策过程中偏好相对稳定的情况,实际上是被构建出来的。这种偏好的稳定性同样说明了,这些模型在探索高度结构化群组中的决策可能有用,这种群组可能有相似的偏好,但有组织信息的问题。(www.xing528.com)

通过把规划设计作为集体决策来考虑,我们就能够解决上文中提到的影响传统基于设计的方法的三个问题。第一,必须明确把优化作为共有的而不仅仅是单独的特征,这会立即导致单独个体之间的冲突;第二,群组决策的过程必须和优化过程联系起来;第三,要让群组或集体确定目标重要性(权重)的方法变得透明。在这个背景下,很多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方法联系到更正式的实用理论和经济理性理论上。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模型,二者都假设一个集体目标是单独目标的线性加权之和,二者都通过参考单独决策互相之间的影响来确定目标的权重。由于优化决策是基于单独目标的线性加权之和,它可以用于把这些模型与第10章中介绍的更常规的规划-设计方法联系起来。第一种模型是基于传统的效用最大化方法,首先由范登博嘉德和范斯路易斯(van den Bogaard and Verslius,1962)提出扩大应用到一个群体或委员会的背景,而后被泰尔(Theil,1963,1964)证明。第二种模型本质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优化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决策是通过交换冲突的解决方案来达成的。在第12章和第13章中,这一模型由科尔曼(1973)广泛应用,它是更普遍的马尔科夫序时平均模型的分散形式,是本书这个部分中所用的所有方法的核心。所有这些都适用于不同的解决问题背景,与达成共识的过程相仿(French,1965;de Groot,1974;Hegselmann and Krause,2002;Jackson,2010)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科尔曼的模型把权重作为一个交换过程的结果,而这些权重与博嘉德-范斯路易斯委员会模型所得出的权重的特定条件等价相一致。实际上,这两种模型我们都会探讨,并探索他们的等价模型,但我们会首先建立博嘉德-范斯路易斯模型,这个已经在政治预算背景下发展过的经典经济优化模型,随后我们会继续阐明,这一模型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更广泛的集体行为理论。罗斯坎普和麦克米金(Roskamp and McMeekin,1970)曾观察到,这个模型曾经用于一个特定的案例,在一个德国西北部小镇中,由委员会进行资源分配。我们将会在科尔曼的模型中,使用相同的数据重新描述并重新进行这一应用,从而在理论角度之外,寻找这两个模型之间的等值。尽管我们将强调这些等值,但除此之外,也会关注在两种模型中如何得出权重的过程。大多数设计模型生成权重的步骤特别薄弱,因此这些模型可以被看作用自身的方式生成权重的过程。选择的案例并不是严格的实际用地规划设计案例,但足够用于展示这类规划设计问题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解决。作为这类决策过程的介绍,我们将首先介绍博嘉德-范斯路易斯模型,而后将其与科尔曼的模型进行对比,接着重做罗斯坎普和麦克米金的案例,将其作为我们使用这些理念解决用地规划设计问题的一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