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飞向太空港:4月7日的历史事件与全面分析》

《飞向太空港:4月7日的历史事件与全面分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品简介《飞向太空港》并不是单纯集中报道了4月7日这一天的发射,而是把这次发射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就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东西方文化差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叙述和分析。

《飞向太空港:4月7日的历史事件与全面分析》

作家简介

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其作品曾连续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李鸣生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的创作,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其数百万字的“航天七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作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除获得三届“鲁迅文学奖”外,他还获得过其他20多项全国、全军文学奖,是中国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多部作品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中国60年报告文学精选》《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选》等。李鸣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全球寻找“北京人”》《中国863》《国家大事》《千古一梦》《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中篇小说《火箭今夜起飞》《花太阳》;电影纪录片《飞越人间》;电视剧《长征号今夜起飞》;电视专题片《血印》《筑起空天长城》《军旅人生》《撼天记》《祖国不会忘记》等。

作品简介

《飞向太空港》并不是单纯集中报道了4月7日这一天的发射,而是把这次发射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就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东西方文化差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叙述和分析。作品里既有标志着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尼克松总统访华,也有邓小平同志访美;既有中美两国在航天科技上的差异和差距,也有东西方科学家对于工作和生活的不同观念。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全景式地展示了一次历史大事件。(www.xing528.com)

作品通过对西昌卫星发射场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反映了中国航天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歌颂了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以身许国的万丈豪情,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作品还对这次航天发射过程中的中外合作进行了客观真实地报道,对东西方文化、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中外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合作进行高度评价并寄予了厚望。

作者在书写中国飞天梦的基础上,发出“我们都是地球人”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明天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片段欣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