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盟扩大政策及近邻关系

欧盟扩大政策及近邻关系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系国协定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欧盟与联系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目的是使联系国逐步融入共同体中。科索沃战争后,欧盟明显加快了东扩步伐,同时决定对东扩战略进行调整。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这是欧盟历史上第六次扩大。签署该协议是西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的第一步。

欧盟扩大政策及近邻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后,前苏联集团的中东欧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回归欧洲、加入欧盟。出于地缘政治经济的考虑,欧盟也在同时酝酿东扩计划,将东扩视为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欧盟的政治战略是促进中东欧国家向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推进欧洲的统一。1990年6月,欧共体在都柏林召开首脑会议,会议公报在谈到西欧和中东欧国家“共同的遗产和共同的文化”时说,铁幕的降落“使我们向这样一个欧洲迈进,即在克服了由于意识形态对抗而造成的人为分裂后,整个欧洲能够共同赞成民主、多元、法制国家、尊重人权及市场经济原则”。德国外长菲舍尔说:“在苏联帝国瓦解后,欧盟必须对东部打开大门,否则欧洲一体化的理念将受到损害,甚至毁灭自身。一个局限于西欧的欧盟将永远必须对付一个分裂的欧洲体系:西欧实现了一体化,东欧则限于权力均衡的旧体系之中,面临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永久威胁对峙。在长期看来,这会使欧洲成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陆,在中期时段这些传统冲突将再度从东欧转移到欧盟。”[3]1992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向在里斯本召开的欧共体首脑会议提交了题为《欧洲和扩大的挑战》的报告[4],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共体的问题提上了议程。欧盟东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先期准备阶段(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

这主要是与中东欧国家签署联系国协定、制定入盟标准和实行先期准备战略。①签署联系国协定(也称欧洲协定)。波兰和匈牙利于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于1993年,波罗的海3国于1995年,斯洛文尼亚于1996年分别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联系国协定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欧盟与联系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目的是使联系国逐步融入共同体中。②制定入盟标准。1993年6月,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不仅确认了欧盟向中东欧国家扩大的合法性,而且为申请国制定了严格的入盟标准,即“哥本哈根标准”:拥有捍卫民主稳定的机构、法制、人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拥有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以及应对欧盟内部竞争压力和市场力量的能力;履行成员国职责的能力,包括恪守政治、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宗旨。[5]中东欧国家要想加入欧盟必须首先达到该标准。③推出先期准备战略。1994年欧盟埃森首脑会议推出了先期准备战略,以帮助签署欧洲协定的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1996年12月,都柏林首脑会议又提出加强的先期准备战略,其支柱是于1998年3月正式启动的“入盟伙伴关系”(Accession Partnership)。

(二)第二阶段是制定入盟谈判时间表阶段

1995年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提出入盟谈判应在政府间会议结束半年后开始。1997年6月,在结束政府间会议的阿姆斯特丹会议上,欧盟的首脑们指示总务理事会审查即将于7月推出的欧盟委员会对各申请国的意见。同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表《2000年议程》,该议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共同体政策的前景、欧盟2000—2006年的财政框架以及欧盟东扩问题。在《2000年议程》中,欧盟委员会认为,依据哥本哈根标准,欧盟应首先扩大到6个国家,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1997年12月,欧盟卢森堡首脑会议批准了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决定首先同上述6国进行入盟谈判,而对剩下的5个国家即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则视其进展而定。

(三)第三阶段为正式入盟谈判阶段(www.xing528.com)

1998年3月30日,欧盟各国外交部长和中东欧首批6国外交部长聚会布鲁塞尔,正式开始了入盟谈判进程。科索沃战争后,欧盟明显加快了东扩步伐,同时决定对东扩战略进行调整。1999年12月,在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欧盟宣布将于2000年同6个新候选国,即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马耳他开始入盟谈判。2000年2月14日,欧盟外长理事会正式开始了同新6国的入盟谈判。

(四)第四阶段为入盟阶段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5年4月,欧盟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署入盟条约。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第六次扩大。2013年7月1日,西巴尔干国家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欧盟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5.125亿人口(2017年)、450万平方公里面积、28个成员国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此外,土耳其、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目前是入盟候选国,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阿尔巴尼亚是潜在入盟候选国。1999年欧盟赫尔辛基峰会上,土耳其正式被提名为入盟候选国;2001年3月土耳其与欧盟建立了入盟伙伴关系;2004年12月欧盟布鲁塞尔峰会宣布土耳其的政治发展已达到哥本哈根入盟标准,可以与之进行入盟谈判。克罗地亚在2003年2月向欧盟提出了入盟申请,2004年6月欧盟布鲁塞尔峰会宣布克罗地亚已经具备入盟候选国资格。2005年10月欧盟启动了与土耳其和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2004年3月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2005年12月欧盟正式接纳该国为入盟候选国。欧盟也密切关注巴尔干地区的发展,吸收巴尔干国家入盟是欧盟“大欧洲”建设的重要内容。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在2003年6月举行的欧盟—巴尔干首脑会议上说:“只有到巴尔干国家入盟之后,欧洲才能真正实现统一。”欧盟于2005年启动了同波黑、塞尔维亚、黑山关于签署SAA的谈判。签署该协议是西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的第一步。[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